[发明专利]一种新式抛接球运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48.3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炜 |
主分类号: | A63B67/12 | 分类号: | A63B67/12;A63B59/00;A63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接球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运动用具及场地,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抛接球运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且较为健全,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很多项目上不能相互兼容,一些竞技体育项目不能普及,如高尔夫球、棒球、曲棍球、手球、壁球等,由于比赛场地要求严格,竞赛规则繁多严格,技术要求严格,比赛用具昂贵高质等原因,一时还无法普及为群众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很多球拍式的小球类运动由于受到场地因素较小,因此已被广大群众所普及,但逐渐地,此类运动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正渐渐减小,对运动者的吸引力也逐渐减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比赛场地要求较低、球拍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耐用、可增强运动者趣味性的新式抛接球运动,从而有利于促进新式球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式抛接球运动,包括球拍与场地结构,球拍包括球拍体,场地结构包括双方两侧各自的比赛区及中间位置共有的禁区范围,所述球拍体内设置抛球轨道,所述抛球轨道内侧上表面设置有横齿纹。
每个比赛区内包括单人发球区与相邻的双人发球区,每个单人发球区与相邻的双人发球区完全包裹于相应比赛区的内部并且单人发球区的外底线与比赛区的一条外边线重合,该双人发球区的其中一条边线与单人发球区的其中一条内边线重合。
本发明所述的新式抛接球运动的有益效果为:在球拍结构方面,通过于球拍上设置锯齿状曲线轨道及球表面的不规则纹路,在挥拍时,当球滑过轨道时产生摩擦力使球快速的旋转飞出,而根据手腕施力的角度与力道不同,使球在行进当中,会因旋转方向及距离的不同,产生如棒球投手投球般的变化球,如上飘球、弯曲球等,从而使球路不仅变化多端,且饶富趣味性及兼具运动、瘦身、美体等效果;对于场地结构设置合理、对比赛场地要求较低、适合绝大多数人群随时随地进行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新式抛接球运动的球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新式抛接球运动的球拍手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新式抛接球运动的球拍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新式抛接球运动的场地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抛球轨道;2、横齿纹;3、凹槽;4、球拍体;5、固定横档;6、手柄;7、手柄上盖;8、手柄盖卡槽;
9、场地总区域;90、禁区范围;91、比赛区I;92、比赛区II;911、单人发球区I;912、双人发球区I;921、单人发球区II;922、双人发球区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新式抛接球运动,主要包括所适用的球拍与新式场地结构,其中的球拍主要包括球拍体4、球轨道1、手柄6,所述球拍体4内设置抛球轨道1并且该轨道由球拍体4外弧端延伸至手柄6部位,所述抛球轨道1前段为弧线形并且沿轨道走向的侧面设有凹槽3,所述抛球轨道1内侧上表面设置有横齿纹2以使在抛球时通过其摩擦控制球的方向与速度,从而不容易导致偏移方向而无法控制,所述抛球轨道1的两个导轨之间设有若干固定横档5用于加固;所述手柄6上端设有手柄上盖7并且通过手柄盖卡槽8来固定。在抛球时,将球置入球拍内,拍面朝前,拍柄后仰约45°以手腕的力量向前挥拍,球即会被甩得既高又远;在接球时,以球拍将各式的球接入球拍的凹洞内,而不需挥拍或推拍把球打回去,当胸部以上来球时,拍面朝向来球且拍柄后仰约45°的接球,当胸部以下来球时,则将球拍前伸,以拍面朝上的接球,当球入拍内时即将球拍直立,以免球再顺着滑出。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新式抛接球运动,其中的新式场地结构包括场地总区域9,所述场地总区域9由双方两侧各自的比赛区I 91、比赛区II92及中间位置共有的禁区范围90组成,其中的比赛区I 91内包括单人发球区I 911与相邻的双人发球区I 912,其中的比赛区II92内包括单人发球区II921与相邻的双人发球区II922,每个单人发球区与相邻的双人发球区完全包裹于相应比赛区的内部并且单人发球区的外底线与比赛区的一条外边线重合,该双人发球区的其中一条边线与单人发球区的其中一条内边线重合;在比赛时,一般以二人为主,亦可一对二、二对二、三对三打法,以让对方接不到球为得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炜,未经王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