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汽车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05.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勇;张万喜;陈广义;梁继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杜树华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汽车 内饰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汽车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绿色、环保、低碳已成为汽车材料发展的主题词。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密度低、比性能高、价廉、资源丰富、可降解等优点,近年来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备受人们关注。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有些已经在工业上有很好的应用。然而天然植物纤维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作为增强体材料使用,对树脂基的性能提高也有限,文献(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63:1287-1296)报道采用黄麻作为增强体、聚乳酸作为基体,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复合板材,拉伸强度只提高了将近一倍。
中国专利201010142221.4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纤维和麻纤维汽车内饰件复合材料,其缺点是复合毡子需经浆液浸泡,采用热压和冷压两步成型方法制出成品,工艺复杂,而且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不大,在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上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天然植物纤维的耐热性较差,加工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超过250℃,麻纤维容易焦糊变质,温度过低低于150℃,麻纤维不容易软化,加工性差,使得其对树脂基材的选择更为苛刻。中国专利200610168547.8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棉麻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树脂构成的汽车内饰板。其缺点是所用生物可降解树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仍是石油基得来的,并非来源生物质,而且所用的织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也来源于石油基,并非生物可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汽车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该汽车内饰板能够进行充分的环保处理,特别是废弃物可自行降解处理掉,不会污染环境,包括不增加地球上的二氧化碳,而且工艺简单容易生产。当其用作汽车门内板、顶棚基材时,安全坚固、绿色环保。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纤维汽车内饰板,包括基层和非织物或织物表面层,其表面层层压在所述基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其中,
基层由下述复合纤维组成:
第一纤维:聚乳酸纤维;
第二纤维:麻纤维选自黄麻纤维、剑麻纤维、苎麻纤维、亚麻纤维、大麻纤维或洋麻纤维的至少一种;
第三纤维:玄武岩纤维;
第一纤维、第二纤维、第三纤维的重量百分比满足以下等式:第一纤维∶第二纤维∶第三纤维=20~70∶10~60∶10~60,并且三种纤维总的重量百分比为100%,所述表面层由聚乳酸纤维组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复合纤维汽车内饰板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
(1)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混料铺网针刺制成毛毡1,
(2)第三纤维制成毛毡2,
(3)毛毡1和毛毡2按交替顺序铺呈并层压在一起,形成预定厚度的毡状的基层,该基层的上、下两表面应为毛毡1;
(4)将所述的表面层层压到所述的基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5)对所述基层和表面层进行热压成型,形成预定形状的复合纤维板。
本发明添加天然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可以弥补强度上的不足。玄武岩纤维,来源于天然玄武岩矿石,具有突出的抗拉性能,其拉伸强度与S型玻璃纤维相当,高于芳纶纤维和通用碳纤维。同时还具有耐高低温性能好,可在-269℃~700℃范围内连续工作;耐酸耐碱,抗氧化,抗辐射,抗紫外线性能强,吸湿性低,绝热隔音,高温过滤性佳,良好的透波性能,抗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高,优异的耐疲劳性,适用于多种环境等优异性能,是一种纯天然的高性能无机纤维材料。玄武岩纤维性能上不但全面超过了目前制造复合材料所使用的E型玻璃纤维,而且由玄武岩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没有人体不适宜性,其制品可以与人体长期接触,这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不具备的。另外,玄武岩纤维突出的综合性能优势以及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使其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制造新型高性能汽车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聚乳酸是一种以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主要是玉米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由于聚乳酸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生物高分子,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返回自然界,维持了自然界“碳循环平衡”。所以,聚乳酸的开发应用,能够减少废弃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白色污染,节省石油资源,抑制由于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聚乳酸的熔点在150℃~180℃之间,更容易和麻纤维复合热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