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方法及网状消失模型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3874.8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古久根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古久根 |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C7/02;B22C9/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方法 网状 消失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砂型铸造铸件产品的铸造方法及该铸造方法所使用的网状消失模型,其中,所述铸件产品具有包括格子结构及蜂窝结构的网状结构的网状铸件壁。
背景技术
图27(A)表示在箱形铸件主体1的内侧具有格子结构的网状铸件壁2的铸件产品。为了铸造这种铸件产品,以往的铸造方法使用了下述砂型,即,在比箱形铸件主体1大一圈的箱状的主型的内侧具备具有被划分成格子状的多个突部的型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7157号(段落0021~0025、图1)
然而,在以往的铸造方法中,砂型彼此的接合面位于网状铸件壁2的前端面,因此在网状铸件壁2所具有的多个开口的缘部大量产生飞翅,从而产生了除去这些飞翅的作业费时费力且铸件产品的外观变差的问题。另外,在上述以往的铸造方法中,在铸件产品中网状铸件壁2上的凹凸与这以外的凹凸形成在不同的面上的情况下,或如图27(B)所示,在构成为网状铸件壁3与箱形铸件主体1的内侧里面1A分开而对置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砂型的结构变得复杂而导致飞翅的产生部分增多,并且砂型的组装作业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方法及该铸造方法所使用的网状消失模型,从而能够抑制具有网状铸件壁的铸件产品的飞翅的产生且外观良好地进行铸造,并且能够不拘泥于网状铸件壁的配置而容易地进行砂型的组装作业。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技术方案的铸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包括格子结构及蜂窝结构的网状结构的网状消失模型埋设于用固化剂固化砂而成的砂型中,并且使网状消失模型的一部分向砂型的型腔内露出,将浇入砂型内的熔液填充在型腔与网状消失模型的埋设区域,从而铸造在由型腔成形的普通铸件壁上一体地具备代替网状消失模型而在其埋设区域成形的网状铸件壁的铸件产品。
第二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使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面向型腔内露出,从而铸造具有由普通铸件壁包围而成的网状铸件壁的状态的铸件产品。
第三技术方案以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成形砂型的砂型制作型的内表面形成多个模型嵌合用凹部,将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部与多个模型嵌合用凹部嵌合而固定于砂型制作型,由此形成为使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部从由该砂型制作型成形的砂型的壁面突出的状态,在砂型上涂敷砂型用涂料后,切断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部,将其切断面作为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面而与砂型的壁面配置成齐面。
第四技术方案以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用遮蔽胶带覆盖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部后在网状消失模型的整个表面上涂敷消失模型用涂料,使该消失模型用涂料固化后剥离遮蔽胶带,之后将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部与模型嵌合用凹部嵌合而将网状消失模型固定于砂型制作型。
第五技术方案以第二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砂型由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结构的主型和收容在其内侧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型芯构成,用于以包括芯片表面贴装设备、机床的可动装置的支承底座或角板为铸件产品而进行铸造,使网状消失模型的侧面从型芯的四个侧面露出,并且将主型的内表面或其他型芯的侧面与型芯的四个侧面空出间隙而对置配置,从而形成型腔。
第六技术方案以第五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网状消失模型平行配置而埋设于大致长方体状的型芯。
第七技术方案以第一至第六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使网状消失模型偏向砂型的上端侧而向砂型浇注熔液。
第八技术方案以第一至第七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使网状消失模型的各网眼的内侧面整体凹陷成环形的槽状,而将网状消失模型之中围绕各网眼的网眼构成壁的截面形成为大致I字形状。
第九技术方案以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使网状消失模型的厚度方向上的一端面向型腔内露出,从而铸造使网状铸件壁从普通铸件壁呈肋状突出的铸件产品。
第十技术方案以第九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网状消失模型之中围绕各网眼的网眼构成壁的截面形成为大致T字形状,使大致T字形状的纵边之中从横边离开侧的端部向型腔内露出。
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网状消失模型的特征在于,其构成为能够用于第一至第十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铸造方法中。
发明效果
[第一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古久根,未经株式会社古久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盒
- 下一篇:一种轧辊旋转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