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3152.2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博文;和田孝宣;小宫山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浅野博文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P1/02;A61K3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周病 治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周病用治疗剂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所述治疗剂和方法能够除去已发展为牙周病的牙周袋内的污染物,并能够用钙盐密封牙骨质中的微小裂隙。
背景技术
牙周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的:使用刮治器等机械地除去牙周袋内受污染的牙骨质,然后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口腔洗液清洗牙周袋的内部。此后,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有缓释四环素制剂的局部药物传递系统(LDDS)进行治疗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而得以确立。
不过,由于受污染的牙骨质存在于牙周袋的内部,牙医使用刮治器等对受污染的牙骨质进行的机械式去除往往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着牙周袋上皮的损伤等。此外,由于对牙龈进行的浸润麻醉注射是止痛处理所必需的,因而会对惧怕注射的患者施加极大的心理负担。另外,由于齿根表面的解剖学形态复杂,所以用机械方法除去受污染的牙骨质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从而使患者承受较大的负担。
此外,作为防止牙周病的常规技术,日本特许第4022237号公开了一种口腔除菌液,所述除菌液包含浓度为100ppm~200ppm的次氯酸钠和浓度为150ppm~300ppm的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另外,日本特许第4369530号公开了牙科用杀菌水,所述牙科用杀菌水包含的有效氯浓度(来自次氯酸和碳酸氢钠)为50ppm~700ppm,且pH为6.3~8。
通常,牙周炎用抗菌剂在下述假定下使用:牙周病原菌并非简单地停留在牙表面上的生物膜处而是也侵入进牙周组织的细胞中。然而,生物膜的成分由蛋白质、糖类、油脂等多种有机分子构成,考虑到抗生物质的作用机理,很难说分解并除去生物膜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此外,从解剖学的观点出发,健康的牙骨质中不存在血管系统,牙骨质内的牙骨质细胞由牙周膜基于渗透扩散来供给养分。当考虑解剖学特征时,在存在于发展为牙周病的牙周袋内的受污染牙骨质中,已经浸入了存在于牙周袋内的多种抗原物质。因此,即使通过机械手段完全除去受污染牙骨质的表面,作为污染物的抗原物质也仍然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剩余的牙骨质中,这意味着其释放出的抗原继续因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牙周袋的炎症。有鉴于此,有必要长期去医院治疗牙周病。
此外,日本特许第4022237号描述的相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混合水溶液的浓度较低,使适用部位局限于口腔内的硬组织表面,而不能除去受污染牙骨质内形成的生物膜。此外,日本特许第4369530号描述的相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涉及到的牙科用杀菌水的pH为6.3~8,这对除去生物膜几乎没有贡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和牙周病治疗方法,其通过以化学方式溶解除去牙周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并密封微小裂隙而使患者的痛苦感较轻并用来抑制牙周病的复发。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牙周病用治疗剂,所述治疗剂用于除去口腔内的硬组织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并且使所述硬组织再次钙化,其中,通过化学方式溶解并除去在受污染的牙硬组织内的微小裂隙中形成的所述生物膜,并在碱性条件下使所述生物膜中含有的钙离子析出为钙盐,从而通过析出的盐密封解剖学上存在的微小裂隙。
此方面是以化学方式除去受污染的牙骨质内的污染物并通过钙化作用密封受污染的牙骨质内的微小裂隙结构。具体而言,通过用本发明的水溶液浸透受污染的牙骨质,使受污染的牙骨质内形成的污染物得以溶解而除去,并根据剩余水溶液中的碱性成分可析出钙盐的作用来密封牙骨质中的微细结构。结果,不仅除去了硬组织内的生物膜,而且还使硬组织再次钙化,从而防止了牙周病的复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牙周病用治疗剂中,优选的是所述牙周病用治疗剂是包含次氯酸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并且所述水溶液具有的有效氯浓度为0.1ppm~100000ppm,pH值为7~13,并含有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关于次氯酸(次氯酸钠),已经表明,清洗生物膜时次氯酸钠的清洗力取决于OCl-的浓度,而且清洗效果随pH增大而增强。特别是,浓度为100mg/L(100ppm)以上时,清洗效果增强。关于氢氧离子(OH-)的清洗效果,也有报道说生物膜的去除率取决于OH-的浓度。尽管溶解率在中性至碱性范围内较低,但在pH 11至pH 13的范围内清洗效果因OH-的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确保人体的安全并显著提高生物膜的去除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浅野博文,未经浅野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紧凑吸附床
- 下一篇:细孔放电加工装置以及放电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