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排气承压双向调压式水锤防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2009.1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志;高金良;何文杰;王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F16L55/07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双向 调压 式水锤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水锤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进排气承压双向调压式水锤防护装置,属于长距离输水管线防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区域用水量的差异,一些城市或者地区不得不从外地调水,许多长距离输水工程已经投入应用,并且更多的长距离输水工程正在或者即将建设,其中采用管线的输水方式因其受地形限制小、水量损耗小、水质不易受污染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采用,伴之而来的水锤也造成了管线损毁、泵站淹没、人员伤亡等问题,所以长距离管线输水的水锤防护十分重要,一种经济实用的水锤防护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常规使用的注水式水锤防护装置有单向调压塔、双向调压塔和抗水锤气压罐,他们存在的问题:单向调压塔本身仅具有单向补水功能,多次补水所需容积大,并且由于注水管上安装止回阀,补水时水头损失大,止回阀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并受高压挤压,存在开启不畅现象;双向调压塔是极佳的双向调压式装置,但是其安装高度往往很大,同单向调压塔一样还存在水质污染问题;抗水锤气压罐也具备双向调压功能,但是其补水量较小,要实现较大的补水量则其造价就会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双向调压塔存在的安装高度大和水质污染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进排气承压双向调压式水锤防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进排气承压双向调压式水锤防护装置包括空气阀、承压水箱、支撑体、检修密闭盖、消能板、检修阀、注水管、放空管、放空阀、多个气囊、多个弹性拉绳和多个气囊支撑板;所述承压水箱的下端安装有支撑体,承压水箱的顶板上开有空气阀口和检修口,空气阀口处安装有空气阀,检修口处安装有检修密闭盖,所述承压水箱的底板上开有注水口和放空口,注水口处安装有注水管,注水管上安装有检修阀,放空口处安装有放空管,放空管上安装有放空阀,承压水箱的任意一侧内壁上由上至下并列安装有多个气囊支撑板,每个气囊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每个气囊的一侧通过一个弹性拉绳与气囊支撑板连接,该气囊的另一侧通过一个弹性拉绳与承压水箱的内壁连接,所述消能板固定安装在承压水箱的内壁上,且消能板位于注水口的正上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采用承压水箱,通过空气阀与气囊的应用,实现向长距离输水管补水、补气,从长距离输水管泄水、泄气的双向调压,避免或降低各种水锤对管线以及泵站的危害,并且本发明装置造价低,而且安装高度低,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水箱中的水体不易受外界污染;注水管上不安装止回阀避免止回阀启闭不准确及补水时水头损失大的缺点;同时补水量可随承压水箱容积的改变而调节,能实现高中低压全程大水量补水与低压大量补气的优化结合。本发明用于长距离输水管线、泵站出口处管线压力流及重力流系统,特别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大的输水管线,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进排气承压双向调压式水锤防护装置包括空气阀1、承压水箱2、支撑体3、检修密闭盖4、消能板8、检修阀9、注水管10、放空管11、放空阀12、多个气囊5、多个弹性拉绳6和多个气囊支撑板7;所述承压水箱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体3,承压水箱2的顶板上开有空气阀口2-1和检修口2-2,空气阀口2-1处安装有空气阀1,检修口2-2处安装有检修密闭盖4,所述承压水箱2的底板上开有注水口2-3和放空口2-4,注水口2-3处安装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上安装有检修阀9,放空口2-4处安装有放空管11,放空管11上安装有放空阀12,承压水箱2的任意一侧内壁上由上至下并列安装有多个气囊支撑板7,每个气囊支撑板7上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5,每个气囊5的一侧通过一个弹性拉绳6与气囊支撑板7连接,该气囊5的另一侧通过一个弹性拉绳6与承压水箱2的内壁连接,所述消能板8固定安装在承压水箱2的内壁上,且消能板8位于注水口2-3的正上方。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阀1采用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的D-060HF型或D-035NS型空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