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322.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污泥 热化学 分离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油污泥分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石油油泥中分离石油的分离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有: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的危害很大;若将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回收,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目前,国内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处理、固化处理、生物处理、焦化处理、溶剂萃取处理、回注处理,这些方法普遍具有处理周期长,处理费用高以及资源浪费等缺点。
化学热洗涤法是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广泛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可将油含量为30%的含油污泥洗至残油率为0.3%。国内对热洗涤法处理所用到的化学分离剂主要是碱性无机物或者表面活性剂,残油率仍然很高,含油污泥的残油率在3%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化学热洗涤方法中所用化学分离剂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的原料价廉、产品性质稳定、洗油效果好的含有污泥热化学分离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为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提供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的使用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质量份配比的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复配制成:
二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0.5~2份
二甲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2份
二异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0.5~1.5份
二丁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0.5~2份
三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0.5~1份
上述的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由下述制备方法得到:
在氮气气氛中,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环氧氯丙烷水溶液,将三口烧瓶置于水浴中,控制水浴温度为0℃,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亚硫酸钠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0%的过硫酸钾水溶液,搅拌,用恒压漏斗以2~3滴/秒的速度滴加质量分数为40%的有机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与有机胺的摩尔比为1∶0.67,亚硫酸钠与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1,亚硫酸钠与过硫酸钾的质量之和是环氧氯丙烷与有机胺总质量的0.8%,滴加完毕后水浴升温至65℃,恒温反应5小时,40℃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滴下,置于真空干燥箱中45℃真空干燥4小时,用丙酮洗涤,滤去沉淀,蒸去丙酮溶剂,制备成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其中有机胺为二乙胺制备得到二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有机胺为二甲胺制备得到二甲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有机胺为二异丙胺制备得到二异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有机胺为二丁胺制备得到二丁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有机胺为三乙胺制备得到三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最佳由下述质量份配比的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复配制成:
二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份
二甲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份
二异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份
二丁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份
三乙胺有机阳离子分子膜剂 1份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在处理含油污泥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1、配制分子膜溶液
将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与自来水混合,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8%的分子膜水溶液。
2、水洗
按每100克含油污泥加200mL自来水,将含油污泥和温度为50℃的自来水置于洗油装置中,70℃水浴搅拌30分钟,静置16小时,从洗油装置下部放出泥、沙、水。
3、碱洗
向洗油装置中加入与步骤2相同体积的温度为50℃的自来水,用碳酸钠调节pH值为8~10,70℃水浴搅拌30分钟,静置4小时,从洗油装置下部放出泥、沙、水。
4、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洗
向洗油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8%的分子膜水溶液,其加入量与步骤2中自来水的体积相同,70℃水浴搅拌30分钟,静置4小时,从洗油装置下部放出泥、沙、水,收集洗油装置中分离出的油。
5、泥沙后处理
将步骤2~4中从洗油装置下部放出的泥沙置于洗油装置中,加入与步骤2自来水相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8%的分子膜水溶液,用碳酸钠调节pH值为9,70℃水浴搅拌30分钟,静置4小时,从洗油装置下部放出泥、沙、水,收集洗油装置中分离出的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