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滑开口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1010597936.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旭东 |
主分类号: | B25B13/08 | 分类号: | B25B13/08;B25B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开口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开口扳手。
背景技术
开口扳手是手动工具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螺母选用与其尺寸相对应规格的开口扳手进行操作使用。现有开口扳手的夹持面绝大多数采用平行的方式,以这种配合方式制造的开口扳手在旋转螺栓或螺母时非常容易伤到螺栓或螺母的表面,容易打滑,操作不安全,实际操作中因为开口扳手的开口尺寸设计必须大于工件尺寸,造成了开口扳手在旋转工件时只有夹持面的两个点分别作用在工件的两个角上,被旋转后的螺栓或螺母角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使夹持面与工件接触的部分避开工件的角,那么就能根本上解决打滑和损伤工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开口扳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开口扳手,这种防滑开口扳手不但保留了现有开口扳手的功能,而且在旋转螺栓或螺母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夹持牢靠,不会损伤螺栓或螺母的角,操作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开口扳手,所述扳手由扳体组成,扳体的前端是扳头,扳体的后端是手柄,扳头上有凹形槽,位于凹形槽内两个相对的面是工件的夹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上设有凸起。
所述凸起,在旋转工件时,每个夹持面上的凸起与工件接触点的连线长度小于工件单边长度。
所述凸起,在旋转工件时,每个夹持面上凸起的位置位于工件接触面范围以内。
所述凹形槽贯穿扳头。
本发明防滑开口扳手与现有最新的开口扳手技术相比,具有技术简单,加工便利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开口扳手的打滑现象,延长了螺母和螺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滑开口扳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如图1所示,所述扳手由扳体1、扳头2组成,扳体的前端是凹形槽101,扳体的后端是手柄102,扳头上有夹持面201和202,夹持面上面有凸起301、302、303、304。
如图2所示,沿凹形槽开口处向下延伸至凹形曲面的中心线401与夹持面曲面凸起301和303与302和304的曲面弧心连线402何403垂直,同时,中心线401与曲面凸起301和302与303和304的曲面弧心连线404和405平行。
本实施例所述防滑开口扳手的尺寸是16mm,位于工件夹持面上的曲面凸起的弧度均为R1.5mm,曲面高度1.5mm,螺母规格16mm。
如图3所示,将六角螺母3置于所述扳手的两个夹持面之间,此时所述夹持面的曲面凸起的顶点501和502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六角螺母的边长505,曲面凸起303和304的顶点503和504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六角螺母的边长505。
如图4所示,当沿着方向L扳转手柄102时,只有位于夹持面201和202表面的曲面凸起顶点501和504接触在螺母的表面,它们始终不会触及到螺母的两个角A和B。
如图5所示,当沿着方向R扳转手柄102时,只有位于夹持面201和202表面的曲面凸起顶点502和503接触在螺母的表面,它们始终不会触及到螺母的两个角C和D。
实施例2:
此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所示,其功能与实施例1中所述完全相同,与实施例1中所述不同之处在于,当旋转手柄102时,位于直面凸起601和602与603和604上的顶点701、702、703和704替代了实施例1中的曲面凸起顶点501、502、503和504。
实施例3: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如图7所示,其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完全相同,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夹持面上的凸起为1个,当旋转手柄102时,位于直面凸起801和802上的顶点901、902、903和904替代了实施例1中的曲面凸起顶点501、502、503和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旭东,未经黄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