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平转换电路、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6015.0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丰岛良彦;甚田诚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G09G3/2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武玉琴;陈桂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平 转换 电路 信号 驱动 显示装置 电子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12月2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09-298105的公开内容相关的主题,在这里将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出比输入信号的振幅大的信号的电平转换电路以及具有该电平转换电路的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常将能够形成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下文中可简称为“MOS”)晶体管和P沟道MOS晶体管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工艺。使用CMOS工艺制造的MOS电路允许N沟道MOS晶体管和P沟道MOS晶体管互补地操作。由于直通电流不在电源和地之间流动,所以这种CMOS电路能够实现低功耗。
存在一些仅能够形成N沟道MOS晶体管或P沟道MOS晶体管的工艺。例如,在许多情况下,诸如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微硅(μ-Si)工艺和非晶硅(A-Si)工艺之类的工艺仅能够形成N沟道MOS晶体管,而诸如有机薄膜晶体管(TFT)工艺之类的工艺仅能够形成P沟道MOS晶体管。并且,诸如单晶硅工艺和低温多晶硅工艺之类的工艺通常能够形成N沟道MOS晶体管和P沟道MOS晶体管,但为了降低与费用相关的步骤数目有时可能采用这些工艺仅形成N沟道MOS晶体管或P沟道MOS晶体管。因此,如在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5-149624(JP2005-149624A)中所披露,在这些情况下,通过单沟道的MOS晶体管构成(即,通过相同传导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电路。
例如,JP2005-149624A提出了使用单沟道的MOS晶体管的转换电阻电路。所披露的电路以互补的方式操作在电源和地之间串联的两个单沟道的MOS晶体管,以防止直通电流流动,由此实现了功耗的降低。
一般而言,鉴于稳定操作,期望在诸如信号处理电路之类的电路中应用具有恰当或良好形状的波形的输入信号。例如,输入具有稳定的高电平电压和稳定的低电平电压的波形能使电路呈现期望的功能而不会导致故障或错误。因而,当系统配置有多级电路时,期望前级中的电路输出恰当或良好形状的波形。
当通过单沟道的MOS晶体管构成电路时,电路内部的节点可能成为易受噪声影响的浮动状态。因而,例如,电路外部的信号可能通过寄生电容等传播到浮动节点,可导致该节点的波形(内部波形)失真。因此,可能在电路中出现故障。即使在电路本身中不出现故障,该电路的输出波形可能失真。因此,在从导致故障或输出失真波形的电路接收信号的后级电路中,电路的操作可能变得不稳定,例如由于恶化的输入波形而导致故障或错误。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能够在实现恰当或良好形状的内部波形、恰当或良好形状的输出波形或两者的同时实现低功耗的电平转换电路、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根据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输出晶体管,其被驱动至导通以输出源自第一电源电压的电压;第二输出晶体管,其被驱动至导通以输出源自第二电源电压的电压;第一输入晶体管,其具有输出端,基于第一输入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一输入晶体管驱动至导通以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是使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导通的驱动电压的基础;第二输入晶体管,其具有输出端,基于所述第一输入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二输入晶体管驱动至导通以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使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截止的驱动电压的基础;第三输入晶体管,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晶体管的所述输出端的输出端,基于第二输入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三输入晶体管驱动至导通以输出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是使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截止的驱动电压的基础;第四输入晶体管,其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晶体管的所述输出端的输出端,基于所述第二输入脉冲信号将所述第四输入晶体管驱动至导通以输出第四电压,所述第四电压是使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导通的驱动电压的基础;第一自举电路,其放大所述第一电压的振幅,将所放大的第一电压提供到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及第一电压补偿电路,其基于第三输入脉冲信号使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压中由于所述第一输入晶体管中的寄生电容在所述第一输入脉冲信号的结束时刻所引起的电压波动的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
- 下一篇:挂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