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酸肼镍-铅丹硅系点火药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96010.8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173970A 公开(公告)日: 2011-09-07
发明(设计)人: 欧仙荣;陈如冰;余仁贵;陈志贵;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6B33/04 分类号: C06B3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6000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硝酸 铅丹 硅系点 火药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工业电雷管电引火头中点火药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硝酸肼镍-铅丹硅系点火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电雷管为灼热桥丝式电雷管,电引火头是在金属桥丝周围涂有点火药,在一定强度的起爆电流作用下,通过桥丝灼热而迅速可靠地发火,并输出一定强度的火焰冲能,用以点燃延期药或起爆药的火工元件。它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脚线、封口塞、桥丝、点火药。而点火药是热感度高,点火能力较强,起引火作用的烟火药。在工业电雷管中,点火药的作用是产生引燃延期药或起爆药的火焰,是对电热敏感即热丝感度高的药剂。

点火药的种类较多,一般有DDNP系点火药、木炭系点火药及铅丹硅系点火药等,但均存在一定的缺点:

木炭系点火药由(C+KClO3+粘合剂)组成,其传导时间为8~10ms,具有燃速低、火焰小、点火能力弱、电感度较低等特点,且易受潮,长期贮存(12个月)后,对脚线和桥丝腐蚀严重。

DDNP系点火药由(DDNP+Sb2S3+KClO3+粘合剂或DDNP+C+KClO3+粘合剂)组成,其传导时间为4~8ms,具有燃速快、火焰长、点火能力较强等特点,但气体量大,长期贮存(12个月)后,对脚线和桥丝均有腐蚀。且电感度较高,生产安全性差,DDNP生产过程废水量多且难处理。

铅丹硅系点火药由(Pb3O4+Si+DDNP+粘合剂)组成,其传导时间4~6ms,具有燃速快、火焰灼烧性强、点火能力强、固体产物多等特点。但因其摩擦感度及机械感度高,不利于电雷管生产及装配过程中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各药剂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硝酸肼镍-铅丹硅系点火药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点火药包括铅丹-硅铁,其特征在于:点火药基料以100克重量计,其配比为:硝酸肼镍85~92克、铅丹-硅铁8~15克、其中硝酸肼镍假比重为0.75~1.10克/cm3、含水量小于0.1%、铅丹-硅铁的铅丹与硅铁的配比为75%∶25%;将硝酸肼镍、铅丹-硅铁均匀混合,再量取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浓度为8~10%的水溶液15ml与基药混合均匀搅拌产生粘稠状点火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点火能力强,在电流作用下,发火可靠性高;②具有较低的机械感度,提高电雷管在生产及装配过程的安全性;③对电引火头的脚线及桥丝没有腐蚀性,满足长期贮存的要求;④具有较高的成形度及硬度,以降低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电引火头破碎或脱落现象。⑤硝酸肼镍生产过程,废水可回收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点火药包括铅丹-硅铁,其特征在于:点火药基料以100克重量计,其配比为:硝酸肼镍85~92克、铅丹-硅铁8~15克、其中硝酸肼镍假比重为0.75~1.10克/cm3、含水量小于0.1%、铅丹-硅铁的铅丹与硅铁的配比为75%∶25%;将硝酸肼镍、铅丹-硅铁均匀混合,再量取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浓度为8~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15ml与基药混合均匀搅拌产生粘稠状点火药。

由于硝酸肼镍不与铜、铁等金属反应,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又硝酸肼镍具有较好的火焰感度及较低的机械感度,故该点火药的点火能力强,且能有效提高生产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使用铅丹-硅铁混合物做添加剂,铅丹硅不会对脚线及桥丝产生腐蚀,且药剂成形度及硬度均较佳。因铅丹的使用量比铅丹硅系点火药用量大大减少,可减少铅对环境的危害。

本发明选用聚乙烯醇水溶液作粘合剂,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浓度为8~10%(重量)。其粘合效果好,在生产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电引火头破碎及脱落现象。

制作实例为:

称量混合:称取90克假比重为0.90克/cm3的硝酸肼镍粒状物(含水量小于0.1%)、10克铅丹硅粉状物(比例为75∶25)、量取聚乙烯醇水溶液15ml,依次倒入300ml的玻璃烧杯中,后用胶木棒搅拌8~10分钟至混合均匀,静置待用。

涂点火药:将上述已混合粘稠状药剂均匀涂于电引火头的桥丝周围,涂完的引火头不允许出现气孔、裂纹、缺损、桥丝及焊帽外露等不良现象,点火药头的重量在8~16mg之间。于35~45℃温度烘干至水份含量小于0.1%,即完成本发明的点火药制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