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状态可调弹性椭圆滑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906.0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裴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27/02 | 分类号: | F16C27/02;F16C41/00;G01M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状态 可调 弹性 椭圆 滑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尤其是一种智能型状态可调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其适用于工作条件在较大范围内变动的径向滑动支撑。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音,如能保证流体润滑可大大减少摩擦磨损。虽然在一般工况下,例如机床、减速箱汽车等场合被滚动轴承取代,但在很多重要场合,如发电机组、汽轮机、轧钢机、高速主轴等领域仍占重要地位。滑动轴承按其承受的工作载荷可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而按瓦块形式来说径向轴承又可以分为普通圆瓦(如图1a)、椭圆瓦(如图1b)、多油叶(如图1c)、可倾瓦(如图1d)和错位瓦(如图1e)等,而推力轴承可分为扇形固定瓦(如图1f),圆形可倾瓦(如图1g)和扇形可倾瓦(如图1h)等。在传统上,这些滑动轴承是基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工作状况进行设计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运行中,滑动轴承的工作状况可能是需要频繁变化的,如发电机组会根据用电量的不同,调整其工作转速,为保证机组滑动轴承的安全运行,需要保证机组维持某一稳定的工作状态,在用电高峰期时会造成电力资源的紧缺,而在用电低峰期又会造成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样,在承受复杂冲击载荷的大型核心关键设备,如破碎机、轧钢机以及大型电机等,工作载荷可能发生发生剧烈变化,其工作条件是可能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变动,某一特定参数的滑动轴承往往无法满足频繁变化的工作状况,因此,复杂工况轻则会造成滑动轴承的磨损,缩短轴承寿命,重则造成烧瓦、抱轴等严重事故,而一旦这些核心设备损坏,相应的生产线就会停机,导致相关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开发一种可以适用于工作状况频繁变化的滑动支撑技术,对于企业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型状态可调弹性椭圆滑动轴承,该轴承可解决现有径向滑动轴承只能适用于一种或有限几种工作状况的缺点,尤其可以适用于工作条件在较大范围内频繁变动的情况,并且该轴承具有自适应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智能型状态可调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包括状态可调的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和检测控制回路;所述状态可调的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包括相对安装的椭圆轴承下瓦和椭圆轴承上瓦,所述椭圆轴承下瓦的下部开设有一个半开放式的楔形空间,在楔形空间内填有弹性填充物质,所述楔形空间的开放端设有调节楔形空间的开口大小的螺栓顶起装置。
上述检测控制回路包括第一、二位移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一、二传感器在椭圆滑动轴承附近沿椭圆轴承下瓦和椭圆轴承上瓦之间的轴颈的周向方向成90度相对安装,第一、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
以上螺栓顶起装置包括设置在楔形空间的开放端下部的垂直螺栓孔以及与该垂直螺栓孔配合的螺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的椭圆轴承可以适用于在一个很宽的工作状况;
2)本发明的椭圆轴承的姿态可以通过填充于楔形空间的弹性物质进行自动调节,若自动调节达仍不到工作要求可以通过手动调节螺栓顶起装置调节轴承的椭圆度,使轴承达到最优的工作状态。
3)本发明在椭圆轴承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可以对轴承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若达不到工作要求,会自动报警;
4)整个装置具有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的优点,可以有效控制由于工作条件改变而引起的轴承工作状态不稳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几种常见的滑动轴承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各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控制器、2是弹性物质、3是螺栓顶起装置、4是椭圆轴承下瓦、5是轴颈、6是椭圆轴承上瓦、7是第一位移传感器、8是第二位移传感器、9是报警器、10是楔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型状态可调弹性椭圆滑动轴承装置,包括状态可调的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和检测控制回路。其中状态可调的弹性椭圆滑动轴承包括相对安装的椭圆轴承下瓦4和椭圆轴承上瓦6,椭圆轴承下瓦4的下部开设有一个半开放式的楔形空间10,在楔形空间10内填有弹性填充物质2(如橡胶等具有较大弹性的物质),在楔形空间10的开放端设有调节楔形空间的开口大小的螺栓顶起装置3。该螺栓顶起装置3包括设置在楔形空间10的开放端下部的垂直螺栓孔以及与该垂直螺栓孔配合的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