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0568.5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宽;杨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宽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蛹虫草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利用日常食品进行防病、治病的方式日益增多,蛹虫草具有补气功效,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等多种功效,均已被人们认可,但受培养基的影响,蛹虫草所含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元素偏低,无法满足群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蛹虫草栽培技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锌元素,满足人们对锌元素的摄取需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是:以蚕蛹作为原料,北冬虫夏草为菌种进行接种,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硫酸锌作为锌元素摄取源,其培养基为小麦15克、玉米15克,整个栽培过程如下:
1、蚕蛹进行脱油处理,保护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2、将小麦15克、玉米15克瓶装进行闪蒸,消毒,冷至室温备用。
3、无菌箱内将被冬虫草菌丝接种至蚕蛹内。
4、消毒好的培养基内喷晒1.5%的硫酸锌液,增加锌元素含量,并调节PH值5.5-6.5。
5、接种完成后经光照,菌丝生长至2-3毫米时,移至培养基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培养基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锌,达到富锌的目的,并使培养基呈弱酸性,利于菌丝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蚕蛹作为原料,北冬虫夏草为菌种进行接种,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硫酸锌作为锌元素摄取源,其培养基为小麦15克、玉米15克,整个栽培过程如下:
1、蚕蛹进行脱油处理,保护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2、将小麦15克、玉米15克瓶装进行闪蒸,消毒,冷至室温备用。
3、无菌箱内将被冬虫草菌丝接种至蚕蛹内。
4、消毒好的培养基内喷晒1.5%的硫酸锌液,增加锌元素含量,并调节PH值5.5-6.5。
5、接种完成后经光照,菌丝生长至2-3毫米时,移至培养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宽,未经曹玉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