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666.3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周;刘锦龙;柯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23/038 | 分类号: | B65H23/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元件 输送 导正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导正柔性元件在输送上的偏移量的输送导正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型产品的发展也随着人类的需求不断在改变当中。其中,柔性电子以产品可弯曲的优势带动了新一波的产业发展。传统电子零件是以固定型态的硅,或者玻璃为基材来建构出功能性的产品。柔性电子(简称柔电)则是跳脱基材固定型态的模式,其为具有弯曲特性的电子产品。柔性电子由于具备质量轻、厚度薄、耐冲击、可挠曲、易携带穿戴、可曲面使用、造型变化的自由度大等特性,所以在可携式电子及新兴产品的应用领域特别占优势。由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形状比较不受拘束,因此就制作工艺设备而言,最大的改变在于卷绕传输(R2R,roll-to-roll)生产型态在这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卷绕传输装置主要是由一放卷单元、一制作工艺区以及一收卷单元三个部分所组成。卷绕传输装置所处理的对象是长度尺寸远大于宽度,且宽度又远大于厚度的一柔板材料。柔板材料以卷筒形式由放卷单元送入制作工艺区,经过一道或接续的多道制作工艺,再将已经完成制作工艺的柔板材料,由收卷单元收成卷筒的形式。由于柔板材料采连续输送的方式,因此能够免除如单片或批次式的传输装置花费在进收料的处理时间,并减少材料在不同制作工艺间搬运所造成的良率损失以及相对的人事成本。
然而,柔板材料在制作工艺设备的收放滚轮间,易受到各滚轮间的平行度、拉力均匀性或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材料很容易在输送时侧向偏移或左右摆动。因此在收、放卷单元的两端,以及制作工艺区附近,必须通过位置感知器和输送导正系统相互搭配的方式,适时地修正基材前进过程的左右偏摆位置,使其能够依循特定基准作稳定的输送,以确保产品在制作工艺区内的位置准确度,并改善收卷单元的收卷品质。然而,现有的输送导正系统由于其结构因素,往往无法提供高精度的即时性输送导正。对于讲究高精度的柔性电子产品而言,现有的输送导正系统将无法符合产业应用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无法提供高精度的即时性输送导正,造成无法符合产业应用上的需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活动框架、一旋转引导结构及一驱动单元。活动框架设置于基座上,活动框架具有相对的一进料端引导滚筒及一出料端引导滚筒,活动框架相对基座旋转。旋转引导结构设置于基座与活动框架之间,旋转引导结构具有至少一弧形滑轨。弧形滑轨沿一弧线轨迹设置,弧线轨迹具有一曲率圆心,曲率圆心位于活动框架具有进料端引导滚筒的一端。活动框架通过弧形滑轨而相对基座旋转位移。驱动单元连接活动框架,驱动单元驱动活动框架而相对基座旋转位移。
本发明所揭露的输送导正方法,其包括有下列步骤。即令一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一进料端引导滚筒及一出料端引导滚筒引导一柔板于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一活动框架上传输移动。接着令活动框架在一弧形滑轨上滑移,以使该活动框架沿着一旋转轴线而相对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一基座旋转偏移。
根据上述所揭露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其中活动框架沿着弧形滑轨而相对一虚轴中心旋转位移。活动框架并通过进料端引导滚筒及出料端引导滚筒带动一柔性元件在其上输送,并通过活动框架的旋转位移来引导柔性元件做侧向的偏移。由此,针对柔性元件在输送上的位移偏差量,本实施例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能够高精度且即时性的输送导正,以符合产业应用上的需求。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框架旋转移动示意简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3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3D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3E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3F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简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板于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进行输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的去污染产品及获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大气腐蚀的Sn-Ag-Cu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