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角杜鹃的快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4915.3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青;刘晓宏;苏家乐;李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鹿角 杜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角杜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杜鹃花属是杜鹃花科最大的属,含物种约960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主产东亚和东南亚。中国是世界野生杜鹃花种质资源现代分布分化的中心和种群量最大的国家,约542种,主产西南、华南地区,花色艳丽多姿,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鹿角杜鹃就是其中之一。
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别名岩杜鹃,因其枝干曲折,状如鹿角,而得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温和气候,喜酸性土;3~4月开花,花大色艳,花期较长,有香味。自然垂直分布范围广,从100~1200m的山地松林下、灌丛都可生长,与其它杜鹃属的其它种相比,鹿角杜鹃是杜鹃属中垂直分布最宽的种类之一。随着花木市场蓬勃发展,有部分采挖、移植野生鹿角杜鹃时直接从山上移植,缺乏规模性、系统性繁殖技术,移栽成活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鹿角杜鹃的育种和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仅有少数扦插繁育的报道,尚无鹿角杜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报道。本发明为鹿角杜鹃的工厂化商业生产和大范围推广做准备,使野生鹿角杜鹃为园林绿化所用,增加景观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升园林生态城市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鹿角杜鹃常规扦插、嫁接繁殖系数低而且操作繁琐困难的现状,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的鹿角杜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克服组培过程中无菌体系建立难度大、增殖系数低、丛生苗生长细弱、生根困难、移栽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摸索出规模化、低成本生产鹿角杜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和最适培养基。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WPM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对鹿角杜鹃的离体培养,建立起鹿角杜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具体步骤依次为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壮苗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鹿角杜鹃做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用0.1%的HgCl2消毒,在成功建立的无菌体系的基础上,调整培养基配方将诱导不定芽成活率提高至100%;萌发的不定芽增殖培养,从愈伤组织上长出丛生芽,如此反复继代增殖,可获得大量的丛生苗;将丛生苗单株转接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出完整的再生植株;最后将生根苗移栽至由珍珠岩和草炭土按比例配制的基质中。
鹿角杜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培养基主要是以下几种培养基:
1、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基
WPM+IBA 0.15mg/L+TDZ 0.3mg/L+蔗糖30g/L+琼脂5g/L,pH 5.6
2、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基
WPM+IBA 0.15mg/L+TDZ 0.3mg/L+蔗糖30g/L+琼脂5g/L,pH 5.6
3、壮苗生根培养培养基
1/2WPM+IBA 0.5mg/L+NAA 0.2mg/L+蔗糖20g/L+活性炭0.3g/L+琼脂5g/L,pH 5.6
有益效果: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定芽分生途径的丛生芽增殖方法,提供了一种鹿角杜鹃快速繁殖规模化育苗的有效途径。该繁殖方法遗传性状稳定,能较好地保持原植株基因型和优良观赏特性,并且选用最佳培养基激素配比,使得试验重复性好,试管苗分化良好,大大提高了鹿角杜鹃繁殖速度和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嫩茎尖和茎段形成丛生芽的快速繁殖方法,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1、外植体的准备
材料取自江苏省农科院杜鹃种植资源圃温室内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鹿角杜鹃嫩枝做外植体。外植体用软毛刷蘸洗洁精仔细刷洗,尤其是叶腋处,再用自来水淋洗10~12h,备用。
2、外植体的灭菌
在无菌室超净台上,用70%酒精处理30s,无菌水冲洗一次;0.1%的HgCl2(氯化汞)浸泡茎尖5min、茎段8min,期间不停地摇动瓶子,使外植体充分与杀菌液接触,之后无菌水冲洗5~6次。除去茎尖和茎段上变黑的部分,放入装有滤纸的无菌培养皿中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3、不定芽的启动培养
消毒灭菌好的外植体,斜插于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基(WPM+IBA 0.15mg/L+TDZ 0.3mg/L+蔗糖30g/L+琼脂5g/L,pH 5.6)上,每瓶接种1~2个外植体。培养室温度为(24±1)℃,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为2000LX。期间注意观察,随时剔除污染的材料,以免交叉感染。
4、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4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