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上的风机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4737.4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丰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吸式精量 播种机 风机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特别是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上的一种前置式负压风机中的离合传动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是采用农用四轮拖拉机为动力的,其气吸式负压风机与农用四轮拖拉机的安装与传动方式绝大部分为前置式,即负压风机的机架被安装在四轮拖拉机的前部的保险杠上,拖拉机的侧输出轮145mm通过三角皮带连接传动至与风机叶片轮同轴的较小皮带轮118mm,二者的传动比大约1:4左右。该结构的连接传动中,存在的缺陷是,需要负压风机工作时,四轮拖拉机与风机必须同时启动,主要启动风机负荷的增加,造成了四轮拖拉机的启动困难,尤其采用摇把启动四轮拖拉机时更加困难;另,四轮拖拉机一经启动后,风机即被启动,在播种的过程中,遇有回头拐弯等有时不需要风机工作的情况出现时,风机也照常工作而且无法随时停下,造成了不必要的动力消耗与风机磨损;再另,由于通常采用一级变速,现有拖拉机皮带轮的直径较小,往往需要更换直径更大的皮带轮,这样使得工序麻烦。发明人在实践中意外的发现,当设计为二级传动系统时,将与拖拉机输出轴上的皮带轮联接的皮带轮的直径设计在80-140mm时,以及控制第一传动皮带轮的轴与风机主轴6的间距为220-700mm时,使得传动系统的整体结构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负压风机中的二级传动结构,并通过设置离合传动装置,使得传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节省动力、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主要包括风机架及在风机架上安装的风机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可与拖拉机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联接的第一皮带轮15和与风机皮带轮9联接的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5与第二皮带轮17同轴,该轴与风机主轴6平行,第一皮带轮15和风机皮带轮9之间设置离合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中的离合装置,是指在第二皮带轮17上设有摩擦离合器18,以及安装于传动轴13的一端棘爪轮25;所述的转动装置中的离合装置中的摩擦离合器18由摩擦片19、分离片21、离合杆20、弹簧27、弹簧限位管28组成;所述的转动装置中的离合装置中的安装于传动轴13的一端的棘爪轮25上设有手柄22;所述的在传动装置中的第一皮带轮15的轴与风机主轴6平行,间距为220-700mm;进一步优选的间距为230-260mm;所述的在传动装置中的第一皮带轮15的直径为80—140mm,第二皮带轮的直径为150-230mm,进一步优选第一皮带轮15的直径为90—110mm,第二皮带轮的直径为200-230mm。
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传动中采用了原车的侧输出皮带轮,安全装置齐全,排除了安全隐患;将第一皮带轮15的直径设定为80—140mm,并用中间传动装置作为中间过渡传动,降低了三角皮带的打滑系数,提高了传动比和传动效率,特别是结构紧凑;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小油门的情况下即可使风机获得足够的工作负压,降低了动力消耗;使用离合器装置,不仅在拖拉机启动时省力,而且还达到了随时启动风机与随时停止风机工作的目的,降低了风机的磨损率,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风机壳、2—风机转子、3—风机轴承座、4—转子法兰、 5—进风室、6—风机主轴、7—轴承、8—进风管、9—风机皮带轮、10—风机架、11—固定轴承座、12—轴承、13—传动轴、14—平键、 15—第一传动皮带轮、16—轴承、17—第二传动皮带轮、18—摩擦离合器、19—摩擦片、20—离合杆、21—分离片、22—手柄、23—棘轮轴承座、24—轴承、25—棘爪轮、26—压力轴承、27—弹簧、28—弹簧限位管、29—平键、30—支撑架、31—三角皮带、32—轴承座、33—摩擦片卡槽、34—轴向凸键、35—安装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未经陈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4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返碱螺旋管
- 下一篇:一种双螺旋搅拌器和具有该搅拌器的单锥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