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容器的双签认证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010583562.5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方凌云;刘建明;方朝气;方仲栩;方蓬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10;G09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容器 认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容器的双签认证法,是一种将以二维条码或RFID射频芯片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数字标签技术应用于一次性包装的防伪造解决方案。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双签或多签的密钥偶合认证方法,通过相互关联的标签将一次性容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络成一个可以被认证的整体。本发明属于包装防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类社会中,好的产品易被仿冒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其中采取伪造、复用名优产品包装,在其内装入假冒伪劣产品的造假形式最为常见。目前,尚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近的公知方法能有效地从源头防范此类造假行为。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将以二维条码或RFID射频芯片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数字标签技术应用于一次性包装,使一次性包装不可被伪造,也不可被拆分复用。更进一步,本发明公开的认证系统2可在流通环节提供鉴伪取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真品、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本发明公开的一次性容器的双签认证法,包括标签编发系统1、认证系统2及标签3,其中标签3采用以二维条码或RFID射频芯片为代表的公知的数字标签技术编发制作,由双签组成,通过密钥偶合,按耦合顺序分上游签和下游签,缺上游签则不可解读下游签。标签编发系统1主要编制标签3,向其中加密植入双签的偶合密钥,并保证其唯一性。认证系统2通过标签识读设备提取标签3中信息,主要认证双签的偶合关系。标签3双签中的一个制作在容器盖的基体材料上,其二制作在容器体的基体材料上,通过认证系统2就可认证容器盖和容器体是否为一次性容器中相关联的两部分。本方法可保证容器包装本身具备防伪造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示意图。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简单,其中实施方式之一就是在一次性包装容器生产或封装工艺流程的末端,增设喷码或打码工序,将标签3制作在容器的基体材料上即可。
以下用一个基于二维条码的简单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方法,该实施例仅作为样例引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及核心思想,而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其中:
一次性包装:容器盖为带防盗环的一次性塑料盖,容器体为普通塑料瓶。
被容纳物:某名牌饮料。
成品饮料被封装好后,使用热熔技术将瓶盖的防盗环与瓶体压熔为一体,瓶盖一旦开启,防盗环即被拉断,瓶盖则不可复用。
由于饮料的名牌效应,可能引诱不法商贩造假、售假。以下是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造假方式之一:
1、收集或收购商标贴面完好的容器体
2、仿造容器盖
3、将假冒伪劣饮料灌装后热熔封盖
这样,假的名牌饮料就炮制出来了。因为从外包装上无法识别,只能通过对饮料本身进行成分分析才能鉴伪。这对于大多数饮料消费者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下面简要说明怎样使用本发明来防范利用一次性容器偷梁换柱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
以PDF417码制的二维条码为例,它支持将1848个字母字符或2729个数字字符或字母、数字混编字符进行编码。信息容量足够。
制签过程中采用标准des加密算法,引用长度为16位的根密钥,对饮品的出厂序列号进行加密。饮品的出厂序列号长度16位,由标签编发系统1保证其唯一性。加密后的饮品出厂序列号被植入一枚二维条码中,作为上游签用喷码机喷涂在瓶盖上。同时用饮品出厂序列号作为个性密钥,加密饮品的基本信息,并植入第2枚二维条码中作为下游签喷涂在瓶体上。这样要解读下游签
中的信息则必须先从上游签中解读出饮品的出厂序列号,即个性密钥。
当瓶盖被拧开后,由于防盗环被拉断,通过复用整个容器来造假是肉眼即可识别出来的。
造假者能仿制整体容器,能仿制商标贴面,但因密钥以及制签程序的私有属性,标签是不可仿制的,所以通过批量仿制整体容器来实现造假是不可能的。
造假者采用收集或收购瓶体方法也必须更换新的瓶盖才行,但被换掉的瓶盖上面的标签是无法批量搬迁到新瓶盖上并与原瓶体一一对应上的。所以这种方式也无法造假。
最后,造假者只能全面仿制了,即包括瓶盖、瓶体、商标贴面以及标签等全部进行仿造。但是,因为密钥的私密性使得假的双签之间不可能形成与原产认证系统2的解密算法相匹配的偶合关系,也就无法通过原产认证系统2的认证。原产的认证系统2就成为在流通环节取证、稽查假冒产品,打击售假行为的有力武器。流通环节被净化后,制假者不剿自灭。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上下游标签之间的密钥耦合关系为信息纽带,使一次性容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物联整体,完全可以做到防范和稽查利用一次性容器偷梁换柱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了。
以上对本发明所公开的一次性容器的双签认证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应用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但只要采用多标签方式标识容器的各组成部分,以达到容器难以被仿制目的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