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添加在润滑脂中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7176.5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公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添加 润滑脂 中的 添加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添加剂,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添加在润滑脂中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制造方法和制备方案。
(二)背景技术:
因为润滑脂的半固体稠度,它们具有一些超过润滑油的优点,润滑脂比润滑油更容易密封进轴承里,润滑脂不需要循环系统;并且润滑脂在潮湿和有灰尘的环境下又能担当密封的作用,抵御外来污染。但在具有更高载荷以及油膜不能有效阻止金属对金属接触的设备,以及移动设备和工业轴承中,就要求具有更高极压效果的极压添加剂来完成上述问题的解决,当前的可溶性极压添加剂效果单一,不能在完成极压使用的同时,具备更加全面的功效,即便是能解决单一的极压效果的润滑脂可溶性极压添加剂,市场价格也比较昂贵。而且制备工艺复杂,通用性差,效果单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品质,多用途,低价位,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使润滑脂的极压性能大大提高并且在润滑脂的极压性能大大提高的同时,能提高润滑脂综合性能的一种润滑脂可溶性极压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添加在润滑脂中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基本特征在于:由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组成。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磷酸酯的钼盐44-4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3-5%;脂肪胺3-5%;双亚水杨基丙二胺2-4%;烷基含磷酸酯和盐8-10%;磷酸钙4-6%;聚异丁烯6-8%。余量为基础油。
一种用于添加在润滑脂中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基本特征在于:基础油为矿物油150BS,500SN,5厘沲,10厘沲,M14的任意一种组份和植物油的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的任意一种组份组合,两组份的重量份额为2∶1。
一种用于添加在润滑脂中的润滑脂极压添加剂,基本特征在于:将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混合均匀,加温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搅拌120-180分钟。即出本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该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成本低,可使润滑脂的极压性能大大提高,并且在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提高的前提下,能提高润滑脂的综合性能。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润滑脂可溶性极压添加剂,由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组成。基础油为矿物油的500SN和植物油的大豆油两种组份组成,两组份的重量份额为2∶1。;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基础油35%;磷酸酯的钼盐44%;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3%;脂肪胺3%;双亚水杨基丙二胺2%;烷基含磷酸酯和盐8%;磷酸钙4%;聚异丁烯6%。将上述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各组份应加重量计量。混合均匀,加温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搅拌120分钟,即得产品。将本产品按3%加剂量添加在普通润滑脂中,得出下列结论:
1.使用抗磨试验机检测,抗极压可提高3倍以上。
2.使用抗磨试验机检测,磨斑直径降低65%。
3.其他功效均高于国标要求。
4.价格低于同功能商品30%。
实施例2
一种润滑脂可溶性极压添加剂,由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组成。基础油为矿物油的10厘沲和植物油的菜籽油两种组份组成,两组份的重量份额为2∶1。;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基础油16%;磷酸酯的钼盐4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5%;脂肪胺5%;双亚水杨基丙二胺4%;烷基含磷酸酯和盐10%;磷酸钙6%;聚异丁烯8%。将上述基础油;磷酸酯的钼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脂肪胺;双亚水杨基丙二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磷酸钙;聚异丁烯各组份应加重量计量。混合均匀,加温并控制温度在55-60℃之间,搅拌180分钟,即得产品。将本产品按3%加剂量添加在普通润滑脂中,得出下列结论:
1.使用抗磨试验机检测,抗极压可提高3.2倍以上。
2.使用抗磨试验机检测,磨斑直径降低70%。
3.其他功效均高于国标要求。
4.价格低于同功能商品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公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公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7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