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2812.5 | 申请日: | 201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牛彦红;李荣唐;黄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彦红;李荣唐;黄玉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3/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肾小球 疾病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中药,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纯中药制剂,本发明还包括该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脏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各种免疫性疾病造成的肾脏损害日见增加,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以原发病的治疗为主,而针对肾脏损害的药物临床以西药为主,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血液透析治疗等方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容易复发,尤其是激素、免疫抑制剂严重的毒副作用,使得肾病没治愈,诱发了其他一些疾病,如激素造成的柯兴氏综合征、股骨头坏死,免疫抑制剂造成的终生不育、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给患者造成终生损害;中医治疗肾病常以汤剂为主,煎服携带不便,治疗常常中断,而市面流通的一些中成药常为中西药复合制剂,部分免不了添加激素。目前国内外对肾脏病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治疗上,仍无突破性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不全,提供一种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及尿潜血、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效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的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纯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纯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经煎煮、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制备而成:
黄芪20-30份, 黄柏10-12份, 大黄12-15份,
土茯苓30-40份, 丹参15-20份, 泽泻12-15份,
淫羊藿15-20份 , 白茅根12-15份 , 益母草25-30份。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工艺步骤制备而成:
(1)原料称量:,按权利要求1所述配比量选取原料;
(2)配置:组方中的黄芪、黄柏、大黄 、土茯苓、丹参 、泽泻、淫羊藿、白茅根、益母草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温度控制在70-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充分搅拌,低温1-5°C干燥,加淀粉5-15%制粒,压片。
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集三代中医临床经验之精华,根据二十多年临床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方剂,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肾脏病在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研究与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突出临床疗效为重点,以古籍经方及历代医家验方为基础,多次调整、试用,设计制造出本药物片剂。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不全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原料获取容易,制作工艺简单,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为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自1996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总计2413例临床应用病例中,门诊病例1607例,住院病例806例,其总有效率达95%以上,并筛选原发性肾病综合症24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24例,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144例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疗效观察,对临床症状、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得出结论,本发明的纯中药制剂具有①改善临床症状②减少尿蛋白及尿潜血③降低血肌酐、尿素氮④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⑤有效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等5项优势。并通过检测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证实本药无毒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彦红;李荣唐;黄玉梅,未经牛彦红;李荣唐;黄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倒睫的塞鼻散
- 下一篇:板蓝根粉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