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高压电极箔高速生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0845.6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栾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1/02 | 分类号: | C25D11/0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0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极 高速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产电极箔的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中高压电极箔高速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极箔生产设备生产速度慢,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目前国内中高压电极箔通常的生产速度为1.80m/mi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高压电极箔高速生产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中高压电极箔高速生产装置生产速度慢,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机架、电源、设于机架上的处理槽、清洗槽、化成槽和导电辊,导电辊设于化成槽上部的机架上,化成槽包括第一化成槽、第二化成槽和第三化成槽;电源包括E1-1电源、E1-2电源、E2-1电源、E2-2电源、E2-3电源、E3-1电源和E3-2电源,E1-1电源和E1-2电源分别与第一化成槽内的电极连接,E2-1电源、E2-2电源和E2-3电源分别与第二化成槽内的电极连接,E3-1电源和E3-2电源分别与第三化成槽内的电极连接;导电辊为水冷式导电辊,包括导电辊本体,导电辊本体安装于辊轴上,辊轴上套有金属管,金属管与辊轴之间留有密封的冷却腔,辊轴内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进水道和出水道之间由分隔板隔开,进水道通过进水孔与冷却腔连通,冷却腔通过排水孔与出水道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好。本发明的中高压电极箔通常的生产速度为1.80m/min,它比通常的生产速度2.50m/min,生产效率提高近40%。本发明的电源加电方式由原来的集中加电改为分别加电方式,电流分布更加均匀。本发明的导电辊改原来的自然冷却方式为水冷方式,解决了大电流下导电棍的发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电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4、电源、设于机架4上的处理槽、清洗槽、化成槽和导电辊,导电辊设于化成槽上部的机架4上。化成槽包括第一化成槽24、第二化成槽23和第三化成槽22。电源为直流电源,它包括E1-1电源、E1-2电源、E2-1电源、E2-2电源、E2-3电源、E3-1电源和E3-2电源,E1-1电源的负极和E1-2电源的负极分别与第一化成槽24内的电极连接,E2-1电源的负极、E2-2电源的负极和E2-3电源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化成槽23内的电极连接,E3-1电源的负极和E3-2电源的负极分别与第三化成槽22内的电极连接。导电辊为水冷式导电辊,包括导电辊本体25,导电辊本体25安装于辊轴26上,辊轴26上套有金属管27,金属管27与辊轴26之间留有密封的冷却腔28,辊轴26内设有进水道30和出水道32,进水道30和出水道32之间由分隔板31隔开,进水道30通过进水孔29与冷却腔28连通,冷却腔28通过排水孔33与出水道32连通。
导电辊包括第一导电辊5、第二导电辊6、第三导电辊7、第四导电辊8、第五导电辊9、第六导电辊10、第七导电辊11、第八导电辊12、第九导电辊13、第十导电辊14、第十一导电辊15和第十二导电辊16。第一导电辊5和第二导电辊6设于第一化成槽24上部的机架4上,第一导电辊5和第二导电辊6分别与电源E1-1的正极、电源E1-2的正极连接;第三导电辊7、第四导电辊8、第五导电辊9、第六导电辊10、第七导电辊11和第八导电辊12设于第二化成槽23上部的机架4上,第三导电辊7和第四导电辊8与电源E2-1的正极连接、第五导电辊9和第六导电辊10与电源E2-2的正极连接,第七导电辊11和第八导电辊12与电源E2-3的正极连接;第九导电辊13、第十导电辊14、第十一导电辊15和第十二导电辊16设于第三化成槽22上部的机架4上,第九导电辊13和第十导电辊14与电源E3-1的正极连接,第十一导电辊15和第十二导电辊16与电源E3-2的正极连接。
处理槽包括前处理槽2和化学洗涤槽18,清洗槽包括第一水洗槽3、第二水洗槽17和纯水清洗槽19;前处理槽2、第一水洗槽3设于机架4的前部;第一化成槽26、第二化成槽25、第三化成槽23设于机架4的中部;第二水洗槽17、化学洗涤槽18、纯水清洗槽19设于机架4的后部;在机架4的前部设有第一缓冲架1;在机架4的后部设有干燥器20和第二缓冲架21;机架4前部的第一缓冲架1、前处理槽2、第一水洗槽3依次设置;机架4中部的第一化成槽26、第二化成槽25、第三化成槽23依次设置;机架4后部的第二水洗槽17、化学洗涤槽18、纯水清洗槽19、干燥器20、第二缓冲架21依次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