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投切开关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1506.1 | 申请日: | 201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张云 |
地址: | 213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切开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投切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为独立开关装置,使用时,将电容补偿投切开关的输入端与保护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容器输入端电连接,实现无触点、无涌流,提高功率因数,避免过流过压的现象,由于电气补偿柜中需要安装若干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外部接线复杂,因而装配麻烦,费时费力,而且部分电连接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操作人员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容易碰触,造成触电等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且装配简单,省时省力的智能投切开关模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投切开关模块,包括投切开关,还包括安装架、保护开关和电容器,所述投切开关、保护开关和电容器均安装在安装架上,保护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电体与投切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投切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电体与电容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顶板,所述投切开关和保护开关均安装在顶板上,电容器位于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顶板围成的内腔内,且电容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容器的输入端处卡装有防护罩,防护罩内有两个隔板并形成三个小腔,电容器的三个输入端子分别位于防护罩的三个小腔内,且与电容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体的相应端子也位于防护罩内。
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两端外周套有第一绝缘套,第二导电体的两端外周套有第二绝缘套。
所述安装架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顶板的两端均具有两个安装通孔,且安装通孔为腰圆形孔。
所述安装架的顶板上具有三个通孔,三个第二导电体分别穿过相应的通孔与电容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保护开关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安装架的顶板上,且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卡,两个固定卡分别抵在保护开关的两侧。
所述保护开关为断路器或者为熔断器。
所述电容器为电力电容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发明还包括安装架、保护开关和电容器,所述投切开关、保护开关和电容器均安装在安装架上,保护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电体与投切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投切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电体与电容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使用时,负载的输入端与保护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使得保护开关、投切开关和电容器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合理,且保护开关与投切开关之间,投切开关与电容器之间均通过导电体电连接,连接紧固,不会出现导电体松动的现象,安装时,只需要将本发明直接安装在电气补偿柜中,无需再另外单独将投切开关分别与保护开关和电容器电连接,装配简单,省时省力,操作人员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不易碰触,避免造成触电等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智能投切开关模块,包括投切开关2,还包括安装架1、保护开关3和电容器4,所述投切开关2、保护开关3和电容器4均安装在安装架1上,保护开关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电体5与投切开关2的输入端电连接,投切开关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电体5’与电容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
如图3、4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投切开关2、保护开关3和电容器4,使得结构简单,空间布局合理,所述安装架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底板1-3和顶板1-4,所述投切开关2和保护开关3均安装在顶板1-4上,电容器4位于在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底板1-3和顶板1-4围成的内腔内,且电容器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上,固定板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