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标签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490.0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梁修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空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或通信领域的汽车电子标签定位安装装置,具体指一种能够满足在不同款汽车上帮助割除适合标签安装大小的防爆膜并对汽车标签定位安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RFID领域里的公路、路桥自动收费系统中ETC(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个系统中,汽车需要在前挡风玻璃上安装电子标签101,与收费站上安装的阅读器通讯102,自动完成扣费等操作,如图1所示。而汽车前挡风玻璃一般贴有防爆膜,防爆膜含有金属物质,对于汽车电子标签的读写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前挡风玻璃上割出一个合适的区间(一般是各边比标签大5到10毫米的长方形),再贴上汽车电子标签,避免防爆膜对标签的影响。如果在发卡时,出现割坏汽车防爆膜问题,就会与用户产生纠纷。
如图2所示,这是现有各公路、路桥收费站发卡点使用的模板工具200,这个模板工具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1)对割膜操作人员要求很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正式上岗;(2)工具背面与玻璃摩擦力太小,工具无法保持固定位置;(3)割完膜后,无法将标签以准确的位置和姿态粘贴到前挡风玻璃上。
根据上面分析电子标签安装的整个过程,以及上述割膜模板工具的优缺点,需要设计出一种兼容割防爆膜模板和对标签定位安装的装置,并备有适合客车、卡车等大车用的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割出适合汽车标签大小区域并协助标签定位安装的问题。具有通用性、可批量生产、可靠性高、方便携带等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标签的安装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中空形成内框的外框件、一与外框件连接的适合割膜区域大小的定位模板、以及若干个吸盘,其中,所述吸盘与所述外框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板为框形,所述吸盘为四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定位模板的四角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吸盘相连接的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是独立一个元件,或者由所述外框件向外延伸出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与定位模板连接的适合玻璃弧面的橡胶垫。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标签的安装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中间中空形成内框的定位模板、若干个吸盘以及对应的吸盘支架,其中,所述吸盘分别与所述定位模板和吸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支架与吸盘相连接的一端设计有一开口孔,吸盘压入所述开口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标签定位标尺,其安装于所述定位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板上设置有两个轴孔,所述标签定位标尺上设有两个与所述轴孔区配的卡轴,两者组成旋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板上设有一卡扣,所述标签定位标尺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方孔。
进一步地,沿所述定位模板的其中一轴孔向外设有一凹槽,所述标签定位标尺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凹槽区配的圆凸包。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定位模板的背面 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大车用定位支架,其与所述定位模板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板上设有两个方孔,所述大车用定位支架的一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两个与所述方孔卡接的连接卡扣。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电子标签用安装定位装置,解决了如何定位割膜区域和形状,并准确可靠地割除防爆膜,以及定位粘贴电子标签的问题,而且一个装置可适应于所有车型。结构件为注塑件和压铸铝件,可生产性佳。操作人员使用整个装置不会出现刮坏防爆膜,避免发生纠纷,同时也保证标签性能不受到影响,发挥最大性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RFID领域里的公路、路桥自动收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公路、路桥收费站发卡点使用的模板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标签定位标尺的初始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标签定位标尺的应用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应用割防爆膜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应用割防爆膜后旋转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应用粘帖电子标签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