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全位置的全自动外焊机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8544.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君;崔玉淼;徐风刚;梁志荣;杨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235;B23K9/095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位置 全自动 外焊机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输管道的焊接技术领域,是一种管道全位置的全自动外焊机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全位置的全自动焊接是指在管道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焊接小车带动焊枪沿轨道绕管壁运动,从而实现自动焊接。
目前,国内管道全位置焊接方面采用的管道全自动焊工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保护半自动焊根焊+自动外焊机填盖工艺,只是在填充层焊接、盖面层焊接实现了全自动焊接,其根焊速度与自动焊填充焊、盖面焊速度不相适应,致使自动焊效率高的特点难以发挥,成为制约自动焊施工的瓶颈;第二类是管道外焊机自动焊根焊+自动外焊机填盖工艺;第三类是管道内焊机自动焊根焊+自动外焊机填盖工艺。该技术焊接速度是最快,质量最好,但设备成本非常高,且结构复杂,现场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了一种管道全位置的全自动焊接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了制约半自动焊接流水施工作业的瓶颈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道全自动焊接,保证焊接质量,减少焊缝金属填充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管道全位置的全自动外焊机焊接方法,包括根焊层焊接、热焊层焊接、填充层焊接和盖面层焊接,并按下述步骤进行:对管道的管口端面进行预处理;对焊接管道进行常规性检查,并进行环境维护和设备调试;将焊接工艺参数录入并保存至自动外焊机的小车控制器内;将待焊接管道的管口端面用坡口加工机加工至所需坡口,并将加工好坡口的管口端面进行清理和组对;检查焊接轨道和装载焊接小车;对焊接的管道按焊接工艺规程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并按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其焊机行走、摆动、送丝、保护气体均由小车控制器自动控制;其中:
根焊层焊接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设备选用美国Miller Pipepro 450RFC + CRC M300自动外焊机,焊丝选用E70C-6M H4/Φ1.2mm金属粉芯焊丝,采用全自动焊下向焊工艺,焊接电流140A~160A,焊接电压16V~18V,焊接速度20cm/min~26cm/min,送丝速度为350cm/min~500cm/min,焊丝伸出长度为8mm~12mm,坡口两端停留时间为0ms~6ms,摆动速度为150次/min~190次/min,摆幅以焊缝金属熔敷到焊道边缘为准,采用保护气体进行保护;
热焊层焊接、填充层焊接和盖面层焊接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设备选用美国MillerPipepro450RFC+CRCM300自动外焊机,焊丝选用TM101/Φ1.2mm药芯气保护焊丝,采用全自动焊上向焊工艺,焊接电流180A~240A,焊接电压19V~24V,焊接速度18cm/min~26cm/min,送丝速度为700cm/min~900cm/min,焊丝伸出长度为6mm~15mm,坡口两端停留时间为8ms~12ms,摆动速度为150次/min~190次/min,摆幅以焊缝金属熔敷到焊道边缘为准,采用保护气体进行保护。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或选择:
上述预处理是对需要焊接的管道坡口进行坡口加工和清洁。
上述管道管口端面加工的坡口为不含内衬垫的外根焊坡口,坡口型式为带钝边的U型坡口。
上述带钝边的U型坡口的具体参数为:管壁厚为18.4mm,上坡口角度β为10°~15°,变坡口拐点距内壁的高度为3.7±0.2mm,圆弧半径R为2.4mm,钝边为0.8mm~1.5mm,间隙为0.5mm~1.5mm,管道坡口组对错边量应≤2.3mm,且≯3mm,并应沿管道坡口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保护气体采用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配比为80%Ar+20% CO 2 ,气体纯度:Ar≥99.96%、CO 2 ≥99.5%,气体流量为18L/min~25L/min。
在上述焊接前应采用感应加热或电加热的方法将管道坡口预热至100℃~200℃,预热宽度以不小于管道坡口两侧各50mm范围内为宜,且保证预热温度均匀,层间温度应为5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