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平板显示器烧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3881.1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平板 显示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平板显示器烧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已经成为主流的显示产品,如平板电视机。现有平板显示器包括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PDP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
现有的电视节目信号多采用4:3格式的信号,LCD显示器和PDP显示器的长宽比多为16∶9的比例,比例为16∶9的LCD显示器和PDP显示器在4:3的显示模式下工作时,显示屏的两边将没有图像,节目画面只在显示屏中间位置显示,时间长了后,会造成显示屏左右两边显示边界处痕迹明显;此外,使用PDP显示器观看同一个电视台的节目时间长了后,关机后在电视台台标显示处出现明显的痕迹。以上这两种现象都称为“烧屏”(Burn-in),又称为“残影”。
PDP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高电压使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并轰击荧光粉发光。长时间连续高强度的轰击,会使荧光粉老化而降低发光效率,以至产生上文提及的现象。
LC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给液晶分子加上电场使其产生偏转,不同的电压对应不同的偏转角度,偏转角度的大小决定了背光的透过量。为了节能,大多数LCD屏设计成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背光透过最大,而满电压使液晶分子产生大角度偏转后几乎不透光,即液晶屏幕全黑的部分液晶分子的偏转最大,长时间的最大角度偏转引起疲劳和惯性导致跟周围液晶分子的特性不一致,以至产生上文提及的现象。
虽然LCD和PDP显示器的显示原理不同,但如果有一块固定的区域高亮或低亮的时间过长,都会在高亮区域和低亮区域的交界处产生明显的过渡痕迹。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平板显示器烧屏的方法,旨在解决平板显示器烧屏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平板显示器烧屏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A、平板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在有效图像区域内循环移动。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每隔一个时间单位,所述平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在有效图像区域内按照每个平移单位向右/向左循环移动。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1具体包括:
A11、将定时器的定时周期设置为所述时间单位,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定时器定时周期届满时,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右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步骤A11重复N次;
A12、重新将所述定时器的定时周期设置为所述时间单位,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定时器定时周期届满时,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左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步骤A12重复2N次;
A13、转步骤A11。
更具体的,其中N为自然数。
更具体的,所述的平移单位为像素点,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右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是通过将水平方向上有效图像区域的起始位置Hstar参数的值加1实现的,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左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是通过将水平方向上有效图像区域的起始位置Hstar参数的值减1实现的。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每隔一个时间单位,所述平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在有效图像区域内按照每个平移单位向下/向上循环移动。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1具体包括:
A11、将定时器的定时周期设置为所述时间单位,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定时器定时周期届满时,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下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步骤A11重复N次;
A12、重新将所述定时器的定时周期设置为所述时间单位,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定时器定时周期届满时,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上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步骤A12重复2N次;
A13、转步骤A11。
更具体的,其中N为自然数。
更具体的,所述的平移单位为行,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下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是通过将垂直方向上有效图像区域的起始位置Vstar参数的值加1实现的,所述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向上平移一个平移单位是通过将垂直方向上有效图像区域的起始位置Vstar参数的值减1实现的。
更具体的,所述平板显示器为LCD显示器,所述时间单位为2分钟;或者,所述平板显示器为PDP显示器,所述时间单位为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冲击雾化水煤浆喷嘴
- 下一篇:一种熔盐提拉法生长KTP优质单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