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000.5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赵玉涛;吉海燕;焦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表面 构建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聚丙烯在加热后表面局部熔化,在压力作用下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特点,采用滚筒形模具滚压,把模具表面的微纳尺度构造复制到聚丙烯表面,从而实现聚丙烯表面快速构建微纳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装置,使聚丙烯材料表面温度达到160~175℃,加热1~3s使其表面1~6μm厚度范围内处于熔化状态,在400~1000Pa的压强作用下使处于室温的滚筒形模具,以滚筒面碾压的形式作用在加热好的聚丙烯表面上,并使聚丙烯表面发生微区塑性变形,然后通过模具的冷却和滚动使模具与已压制好的聚丙烯表面分离,并在空气中对分离后的模具表面进一步冷却,从而实现聚丙烯表面快速构建微纳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表面是指聚丙烯膜、聚丙烯块体材料或者聚丙烯棒材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是通过电阻加热元件加热并采用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温度和速度的装置,该装置位于滚筒形模具的前方,与被加热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2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形模具是指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作的筒状模具,筒的表面具有通过激光加工、微蚀刻方法制作的微纳尺度构造,所述滚筒形模具的直径为20~3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滚筒形模具的滚筒表面开有连续排气凹槽,保证复制加工过程中聚丙烯表面的气体顺利排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聚丙烯表面构建微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滚筒形模具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以同样的水平移动速度先后从待加工的聚丙烯表面水平移动,加热装置与滚筒形模具的水平移动速度为20~50mm/s,由速度控制系统控制,加热装置与滚筒形模具之间的水平间隙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0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调节装置
- 下一篇:利用干法制粒技术制备大枣的泡腾颗粒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