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险丝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5558.X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邱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鸿智 |
主分类号: | H01H85/38 | 分类号: | H01H85/38;H01H85/143;H01H8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保险丝,尤指一种可避免电弧现象产生,并且其电极能确实导电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险丝,其具有一上层、二电极、一熔丝、一下层,各电极具有以电焊连结的顶片体、侧片体与底片体。上层与下层相互叠合,二电极分别设于下层的相对端,熔丝电连接二电极,并且熔丝夹设于上层与下层之间。
如上所述的现有的保险丝结构,其具有以下缺点:
一、因上层与下层是实心体,故熔丝于熔断时,无法彻底断开,而会产生有电弧现象,造成使用上的危险性。
二、顶片体、侧片体与底片体借助焊接使三者连接,故三者于使用时,易产生断裂的情况,并使电极产生接触不良的状态,而有使用上的不便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其可避免电弧现象产生,而其电极是一体成形,故于使用时可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丝,其具有:一个断开装置,其具有两个二电极与一个熔断部,该熔断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该两个二电极;一个第一壳体,其一面具有一个第一容置槽;以及,一个第二壳体,其一面具有一个第二容置槽;其中,该断开装置设于相互结合的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结合,而以形成构成一个容置室,该两个二电极分别位于该第二壳体的两端,该熔断部位于该容置室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达到以下功效:
一、容置室可使熔断部完全断开,以避免电弧现象产生,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性。
二、于制作电极时,未使用焊接制程,并且电极以单一片体弯折而成形,故于使用时不会产生有断裂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熔断部于熔断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
1、50、70 第一壳体 10、71第一容置槽
11 压柱
2、4、6、8 断开装置 20、40、60、80 电极
200、400、600、800 第一片体 201、401、601、801 侧片体
202、402、602、802 第二片体 203 缺口
204 卡掣缺口 21、41、61、81 熔断部
3、51、72 第二壳体 30、52、73 第二容置槽
31 卡座 32 容置缺口
33、54 凹陷 A 容置室
53 固定柱 603 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其具有一第一壳体1、一断开装置2与一第二壳体3。
第一壳体1的一面具有一第一容置槽10,于第一容置槽10中具有二压柱11,压柱11彼此相对。
断开装置2具有二电极20与一熔断部21,各电极20具有一第一片体200、一侧片体201及一第二片体202,第一片体200的一侧与侧片体201相互连接,于第一片体200与侧片体201连接处之间形成有一缺口203,侧片体201的另一侧与第二片体202相互连接,另于第一片体200的另一侧形成有二相对的卡掣缺口204,各电极20一体成形,并构成一放倒的U形结构,熔断部21分别与二第一片体200具有卡掣缺口204的一侧相互连接。
请配合参考图2-4所示,第二壳体3的一面具有一第二容置槽30,第二容置槽30中具有二彼此相对的卡座31,各卡座31中具有一容置缺口32,第二壳体3的另一面且位于其两端处分别具有一凹陷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鸿智,未经邱鸿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5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音频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筋防腐粉末涂料的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