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电能接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2315.0 | 申请日: | 201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益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益安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电能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耐高压高储能电容器电池阵列在电能接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然电能包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静电”和“大气云层电”即雷电,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希望把雷电等电能回收利用。但雷电云层电压太高,达到几百万伏,储电量太大,一直没有成功接收。
发明内容:
自然界中的“静电”大可都看作是一种电容器存电,存在于“正负极板”之间,只是这个正负极板在自然界中表现的极不规则,比如雷电就是流动的云层作为正极板,负极板则为大地或者是从大地直接上升的水汽,当由大地产生的上升水汽与远道飘来的高空云层具有一定距离时,产生放电反应,即火花放电,俗称闪电,实际上是大地水汽和高空云层之间形成的这个临时“电容器”被击穿。这种像“雷电”一样自然形成的电能完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是大地与高空云层之间的电压过高,目前的电容器无法接收如此高的电压,太高的电压也无法利用。
本发明是利用电容串联分压的原理,通过低电阻天线接触高云层与分压电容的正极板连接,将雷电引领到初级变压电容组,将几十或百万伏的“超高压”分压后变成“中压”,“中压”通过分压电容组进一步分解降压变成可以储存应用的“低压”,低压可以直接运用并可以储存在电容器中,其中电容组的负极板与大地相连接。分压电容有两种方式,一是多极板同介质分压电容,二是普通串联的独立电容。同介质多极板分压电容是指封闭的电容器内具有多个极板,极板间的介质为同一种物质,极板正负相邻,其中前一级的负极恰为后一级电容的的正极,通过介质连接,封闭电容的外壳为绝缘物质。普通串联电容组是指独立的电容器串联为等容电容器串联,电容的串联方式为正极接负极,负极接正极,依次排开。此方法可以开发雷电这种自然资源,开辟一种科学利用新能源的途径。
采用多组电容串联的模式可以逐步降解雷电云层的“超高电压”,最终变成可以转变成可以利用的“低压”,或变成能够储存的低压电能,便于在生产中安全应用而不至于发生“雷击”事故,并能开发雷电这种自然资源,开辟一种科学利用新能源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封闭式同介质分压电容器示意图。图2为带天线和地线连接的同介质分压电容器雷电接收分压器示意图。图3为单个独立电容串联模式示意图。图4为带天线和地线连接的单个独立电容串联模式的雷电接收示意图。其中在图1和图2中,1,2,3,4,5,6,7,8分别为正负极板,9为绝缘外壳,10为地线,11为天线。在图3和图4中,1,2,3,4,5,6,7,8,9,为电容,10,11,12,13,14,15,16,17为电容间的控制开关健,18为总电压的正负接线柱,19,20,21,22,23,24,25,26,27为每一个电容的正负接线柱,28为地线,29为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雷电层的电压特高,可以达到几百万伏,闪电的感应电压达到几亿伏,所以利用电容降压首先要利用耐高压电容对雷电云层电压进行降解。一般用空气做介质的金属极板之间的击穿电压为1万伏/cm,因此初级电容降压组合可以用空气做介质的多极板电容,如图1图2所示,在图1和图2中显示的极板个数是8个,实际中可以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根据系统电压设置情况确定第一次降压的幅度,一般确保第一次降压以后使电压降至1万伏以下。在图1和图2中极板被绝缘材料包裹,在实际中也有这个要求,因为在雨天没有绝缘措施,极板间的介质就会由空气变成“雨水”,会改变承受电压的能力,造成击穿或毁坏。
多极板分压电容的特点是:利用介质相同的多个极板组成为一体的电容器,外部用绝缘材料包装或当介质为空气时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板的大小和容量相同,极板正负相邻,前一级的负极恰是后一级的正极,并通过介质相连,极板个数为n时,电容的总电压为相邻极板之间电压的n倍。根据需要每个极板对可以引出电极也可以仅仅从两端引出电极。所用介质为液体、气体或固体。
利用多极板电容将雷电云层电压降至1万伏以下以后,可以改用蓄能型的电容串联组,可以改用图3图4显示的组合串联电容分解电压并储存电能,同时转变成符合标准的直流电能,传输到电网。
超级电容电池“串联”和正负极依次相接的方式是相同的,即超级电容正极接正负极,负极接正极,依次类推。
雷电云层电能的接收过程基本上是一个降压、储能、输出的过程,可以采用图1图2所示的多极板模式;也可以采用图3图4显示的独立电容的串联模式。也可以利用两种方式的各自优势,组合后运用。
需要指出的的是图1图2的多极板电容的正负极为个别电容的正负极示意图。因为极板依次连接,正负极板对每一对极板组成的电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个极板起到“正极板”作用的同时为相邻极板电容对的负极板,所以图1图2所示正负极板显示不全面。在应用时需要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益安,未经冯益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2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