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凤仙花无土栽培基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7606.0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庆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凤仙花 无土栽培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基质领域,特别是凤仙花无土栽培基质领域。
背景技术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多年生栽培,花色有红色、紫色、白色等多种,花型有单瓣、重瓣等,花期长达6~8个月,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但常规栽培基质中蛭石存在重量大,保水性差,营养液吸收不充分、不完全,管理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凤仙花的生长栽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和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在了解凤仙花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凤仙花无土栽培基质。
凤仙花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是:由品氏育苗基质土(0~10mm)和珍珠岩以以下体积比组成:2.5∶1~3.5∶1。
所述的品氏育苗基质土(0~10mm)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弥补了常用栽培基质中蛭石的保水性差,营养液吸收不充分的缺点,使得凤仙花在植株高度、根长度、根数量、以及茎粗方面明显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验分为发明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处理50钵凤仙花,每钵1株,2片真叶时移苗一次。在栽培过程中施用营养液,营养液成分为:MgSO4·7H2O 400mg/L,Ca(NO3)2·4H2O 880mg/L,KCL 800mg/L,KH2PO4 180mg/L。其中营养液的电导率EC值为2.26Ms/cm,pH值为5.8~6.2,放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培养。出苗前只浇清水,出苗后第一次采用上述营养液的1000倍液灌施(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1000毫升水),第二次采用上述营养液的600倍液灌施(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600毫升水),以后按1000倍液(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1000毫升水)施用,每天灌施一次,每次全部浸湿苗盘基质,以底部开始渗漏液滴为宜,施用时间为每天早上。另外其中的珍珠岩在用之前,用水浸泡一下,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杂质,也可以发挥珍珠岩的营养特性。
例1:(发明组):品氏育苗基质土(0~10mm)加珍珠岩,两者体积比为2.5∶1
(对照组):普通泥炭加蛭石,两者体积比为1∶1。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凤仙花,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各钵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根数量以及茎粗。
例2:(发明组):品氏育苗基质土(0~10mm)加珍珠岩,两者体积比为3.5∶1。
(对照组):普通泥炭加蛭石,两者体积比为1∶1。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凤仙花,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各钵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根数量以及茎粗。
例3:(最佳发明组):品氏育苗基质土(0~10mm)加珍珠岩,两者体积比为3∶1。
(对照组):普通泥炭加蛭石,两者体积比为1∶1。
两组均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凤仙花,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观测各钵植株,每组处理取平均数后,记录各处理基质的植株高度、根长度、根数量以及茎粗。
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弥补了常用栽培基质中蛭石的保水性差,营养液吸收不充分的缺点,使得凤仙花在植株高度、根长度、根数量、以及茎粗方面明显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杏炖墨鱼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选择多媒体项目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