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7114.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裕兴;胡剑;汪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G02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激光 加工 设备 螺旋 旋转 光学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加工(激光钻孔、激光切割等)设备中的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属于激光精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加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如:陶瓷钻孔、玻璃切割、喷油嘴钻孔、心血管支架切割等产品的加工;此类型产品的钻孔(切割)已改为用激光进行加工,一些特殊的产品对加工孔的圆度和边缘的要求非常高(如心血管支架加工),有些特殊应用需要加工倒锥孔或倒锥边(如喷油嘴需要加工带倒锥的孔);传统的激光钻孔(切割)方式是使用脉冲进行加工,或采用激光和运动平台走插补的方式来钻孔(切割),该种加工方式加工出来的边缘效果很毛糙,且加工的边有锥度(正锥),加工出来的孔受激光束的质量影响,圆度不高,由于聚焦镜的特性,加工的孔有锥度,不能加工小而深的孔,约束激光加工的优势,使用脉冲进行加工的方式,其效率低下,为了克服激光钻孔(加工)设备在钻孔(切割)过程中出现上述提及的问题,满足激光钻孔(加工)的需要,急需研制出一套针对性的用于激光钻孔(切割)设备中让激光螺旋旋转起来的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螺旋光学模组,旨在有效解决加工深孔时传统激光加工方式难以消除的锥度、不能加工倒锥孔、径深比过小和加工效率底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在加工过程中将光路旋转起来,随时对加工孔(切割)的锥度进行调整,实现深孔加工,能对加工的孔的直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应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包括多组镜片组以及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特点是:所述左支撑板、中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平行间隔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左支撑板中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部安装第一镜片组,所述中支撑板中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部安装第二镜片组,所述右支撑板中安装有相互独立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内部安装第三镜片组,第四轴承内部安装第四镜片组,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三轴承之间由主轴连接,主轴穿过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置于主轴上,主轴通过第一同步带轮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还与安装于底板上的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滚珠丝杆通过第二同步带轮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第四轴承通过第三同步带轮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三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安装有16位编码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具有使激光螺旋旋转的功能,应用于激光钻孔(切割)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将激光旋转起来,随时对加工孔(切割)的锥度进行调整,精确的调节钻孔(切割)的锥角、直径大小(微米级调节)、激光螺旋旋转速度,实现深孔加工,对加工的孔的直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显著提高钻孔(切割)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1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螺旋旋转光学模组,包括多组镜片组以及左支撑板17、中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19,左支撑板17、中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19平行间隔安装于底板16上,所述左支撑板17中安装有第一轴承12,第一轴承12内部安装第一镜片组1,中支撑板18中安装有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内部安装第二镜片组2,所述右支撑板19中安装有相互独立的第三轴承15和第四轴承10,第三轴承15内部安装第三镜片组14,第四轴承10内部安装第四镜片组4,所述第一轴承12与第三轴承15之间由主轴连接,主轴穿过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置于主轴上,主轴通过第一同步带轮11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一电机3驱动连接,第二轴承13还与安装于底板16上的滚珠丝杆9传动连接,滚珠丝杆9通过第二同步带轮8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二电机7驱动连接,第四轴承10通过第三同步带轮6与安装于底板上的第三电机5驱动连接。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7和第三电机5均安装有16位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真空玻璃的生产新工艺
- 下一篇:差分传输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