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管机回转机构的安装支承座与传动箱的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7004.5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张其余;陈东武;薛志军;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0 | 分类号: | B21B25/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回转 机构 安装 支承 传动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管机回转机构的安装支承座与传动箱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冷轧管机在管材加工行业广为使用,并且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管乏见诸有关冷轧管机的技术方案,略以例举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23884Y公开的一种两辊冷轧机管坯连续送进装置,该方案的建树之处解决了先有的两辊冷轧管机不能连续工作的技术问题,因为,先有技术中的两辊冷轧管机当送进完成后,由于送进小车只能顶住管坯后端,送进小车必须回退至原始位置(复位),待装入下一根管坯,穿入芯棒的管坯进入送进小车,送进小车卡紧管坯后开始送进,于是存在一段送进小车回退及装料、卡紧等辅助准备时间,导致该冷轧管机不能连续工作,因此该专利方案无疑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如:CN2788915Y推荐的一种冷轧管机的回转送进机构具有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第14~19行所称的技术效果。再如:CN2621094Y介绍的冷轧管机的送进回转机构,该方案将送进回转机构设置于冷轧管机的机头与进给床身之间,取消了已有技术中的冷轧管机的中间轴系和二级减速机,使冷轧管机的占地面积显著减小。
除了上述例举的技术方案外,还有如CN2385817Y(冷轧管机的送进机构)、CN2386900Y(轧管机的送进回转机构)、CN2656036Y(冷轧管机送进回转机构)、CN201067762Y(电气控制送进和回转的新型轧管机)、CN201470679U(轧管机的钢管旋转送进机构)、CN201543661U(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回转送进机构)和CN201592194U(冷轧管机的液压回转送进装置),等等。
上面提及的送进回转机构是送进机构与回转机构的简称,这两个机构是成套冷轧管机的关键机构,就回转机构而言,其担当的职责是使芯棒回转,其主要由传动箱和配有卡爪的卡盘(也称卡爪盘)构成。已有技术中,包括上面公开的专利方案,在回转机构付诸现场使用时,通常将传动箱直接安装在安装支承座上,也就是说,由安装支承座携传动箱安装于使用现场。由于安装支承座仅供传动箱与其固定,而不具有对传动箱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作用,因此,当要将传动箱调整时,只能通过对安装支承座的调整来实现,从而给调整造成不便,并且由于安装支承座既笨重又与使用现场的地坪或称基础固定,于是,在调整时不仅投入人力多,而且,一旦安装支承座位置发生挪移,会出现与先前准备的基础不对应的问题。
鉴上,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冷轧管机回转机构的安装支承座与传动箱的配合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传动箱在安装支承座上方便调整而藉以保障安装支承座保持于初始的与基础相固定的位置并且可减少调整时所投入的人力、提高调整速度的及保障调整效果的冷轧管机回转机构的安装支承座与传动箱的配合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冷轧管机回转机构的安装支承座与传动箱的配合结构,包括一安装支承座本体和设置于安装支承座本体上的传动箱本体,安装支承座本体包括底固定法兰、前、后、左、右壁板,前、后、左、右壁板彼此围合成口字形,并且与底固定法兰固定,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一箱体调整座和一第二箱体调整座,第一箱体调整座的一端与左壁板的上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右壁板的上沿的一端固定,并且与前壁板朝向后壁板的一侧接触,第二箱体调整座的一端与左壁板的上沿的另一端固定,而另一端与右壁板的上沿的另一端固定,并且与后壁板朝向前壁板的一侧接触,在第一箱体调整座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一箱体调整槽,在第一箱体调整槽上移动地配设有至少一对第一调整螺钉,在第二箱体调整座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二箱体调整槽,在第二箱体调整槽上移动地配设有至少一对第二调整螺钉,在所述的左壁板的上沿延伸构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调整螺钉座,在第一调整螺钉座上设有第三调整螺钉,在所述的右壁板的上沿延伸构成有至少一个第二调整螺钉座,在第二调整螺钉座上设有第四调整螺钉,所述传动箱本体朝向所述前壁板的一侧的外壁上以及朝向所述后壁板的一侧的外壁上各延伸固定有至少一对传动箱固定座,各传动箱固定座上开设有传动箱调整螺钉孔,所述的第一调整螺钉和所述的第二调整螺钉置入传动箱调整螺钉孔与传动箱固定座固定,并且所述的第三调整螺钉与传动箱本体的左侧壁接触,而所述的第四调整螺钉与传动箱本体的右侧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