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消息空间释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5355.2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消息 空间 释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空间释放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消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垃圾消息和过期消息充斥着终端用户的消息空间,如:运营上消息,天气预报,手机报,其他的销售消息等等,有一些消息在短时间内对于用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使用户不会直接删除,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消息都将变成手机的负担和累赘,成为垃圾消息,久而久之,这些消息使终端用户的空间使用率大大的降低,直到用户空间被塞满,这时用户清理的时候会很麻烦,占用很大的时间。通过此现象,结合手机在接收端的实际情况,由此产生了在手机的接收端(收件箱中)进行一个时限判断的想法,随之产生了此项专利。在相关专利和相关论文中,有部分类似的文档。例如华为公司的CN200810126990.8,这篇专利与本篇非常相关又有本质的不同,其是对发送方的单个号码的动态监测;CN200710008460.9这篇专利与本专利很接近,区别在于它是在发送方对消息进行自毁设置,而本专利是从接收方来做判定,如像通过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在发送方是无法控制和左右的,尤其像一些垃圾消息,它本来就不愿意让你将它删除,更不会在发送端为自己套上自毁设置枷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消息空间释放方法和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消息空间释放方法,在终端收到消息时,判断所述消息是否长期保存,并对长久保存的消息做标记,终端定期检测收件箱的消息,将没有标记的消息删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一个消息保存时限,定期对收件箱的消息检测时,将超过所述时限并且没有特殊标记消息自动删除。
进一步地,当用户收到一条消息,查看后,在消息的查看界面退出时会终端提示用户“长期保留”或“退出”,当选择“长期保留”后消息则被标记,否则选择“退出”时直接退出。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消息空间释放方法,在终端收到消息时,对所述消息设置一个消息保存时限,期对收件箱的消息检测时,将超过所述时限并且没有特殊标记消息自动删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消息是否长期保存,并对长久保存的消息做标记,终端定期检测收件箱的消息,将超过时限且没有标记的消息删除。
进一步地,当用户收到一条消息,查看后,在消息的查看界面退出时会终端提示用户“长期保留”或“退出”,当选择“长期保留”后消息则被标记,否则选择“退出”时直接退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消息标记模块、判断模块、删除模块和消息存储模块;
所述消息标记模块在终端收到消息时,判断所述消息是否长期保存,并对长久保存的消息做标记;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标记判断模块,定期检测收件箱的消息,判断那些消息没有标记;
所述删除模块将所述没有标记的消息删除;
所述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时间限制模块,所述时间限制模块对需要设置的消息设置一个消息保存时限,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时间判断模块,所述时间判断模块定期对收件箱的消息检测,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超过保存时限,并将所该信息传送给所述删除模块,所述删除模块将超过所述时限并且没有特殊标记消息删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时间限制模块、判断模块、删除模块和消息存储模块;
所述时间限制模块对需要设置的消息设置一个消息保存时限;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时间判断模块,定期检测收件箱的消息,判断那些消息超过保存时限;
所述删除模块将所述超过保存时限的消息删除;
所述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消息标记模块,所述消息标记模块在终端收到消息时,判断所述消息是否长期保存,并对长久保存的消息做标记;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标记判断模块,所述标记判断模块判断那些消息没有标记,并将该信息传送给所述删除模块,所述删除模块删除所述超过保存时限且没有标记的消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定期将用户不感兴趣的消息或垃圾消息自动删除,从而释放收件箱空间,使收件箱不会经常爆满,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5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