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可调多通路分配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2131.6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牛;纪丽娜;杨学志;张博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百利展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31/60;F16K4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可调 通路 分配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类,尤其是一种高压可调多通路分配阀。
背景技术
目前,多通路分配阀采用固定通道式,仅仅实现一个进口多个出口的液体分配,不能进行流量的调整,也不具有关闭功能;对于高压流体介质,对分配阀的执行部件损耗较大。因此,现有的多通路分配阀功能较少,结构存在缺陷。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克服上述问题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调整功能、关闭功能且可平衡腔内压力功能的高压可调多通路分配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压可调多通路分配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阀体与阀盖同轴并采用螺栓安装,阀体下部为流道进口,其特征在于:在阀盖上部同轴安装有一支架,该支架内同轴通过轴承及轴承压盖安装阀杆,在轴承压盖上径向安装一手柄,在阀体内的阀杆下端部铰装阀芯,阀芯上径向均布制有径向流道,在阀体外对应阀芯的径向流道固装有分配管。
而且,在阀盖上与阀杆同轴向安装有一导杆,在阀芯上对应该导杆制有一滑动嵌装该导杆的通孔,导杆与通孔间有流道间隙。
而且,在阀芯与阀体之间同轴密封安装有阀套,阀套对应阀芯所制的径向流道也制有流道。
而且,在阀杆外同轴安装有阀杆保护套,阀杆与阀盖之间安装有填料。
而且,所述阀体上为一个流道进口、五个分配管。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分配阀的阀芯可上下位移,由此可调整流量,满足不同管路对介质流量调节的要求;同时,通过阀芯的上下位移,可实现对阀门的关闭,实现闸阀的功能。
2、本分配阀在阀芯上设置了导杆,该导杆不但具有导向功能,通过该导杆可平衡高压流体介质,避免高压介质对阀的执行部件造成的损伤;同时,减小了阀门的操纵力矩。
3、本分配阀在阀芯与阀体之间采用阀套式密封,密封面较大,密封效果好。
4、本分配阀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可满足不同管路对介质流量调节的要求,使其在管路上从一个进口入到多个出口出更好的分配流量,也起到了总开关的作用,便于对管路上其它子阀的维修及更换,阀套式密封的结构使得密封面加大做到更好的密封关闭效果,广泛用于用于油田高压注水系统。具有同时调节多个管路介质及同时关闭多个管路介质的功能,阀门操纵力矩小,工作可靠,广泛用于油田高压注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高压可调多通路分配阀,由阀体8、阀盖7、阀芯13、阀套14、阀杆2等零部件组成,阀体与阀盖同轴并采用螺栓6安装,在阀盖上部同轴安装有一支架4,该支架内同轴通过轴承16及轴承压盖3安装阀杆,在阀杆外同轴安装有阀杆保护套1,阀杆与阀盖之间安装有填料5。在阀体内的阀杆下端部铰装阀芯,阀芯上径向均布制有径向流道10,在阀体外对应阀芯的径向流道固装有分配管11,阀体下部为流道进口12。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1)轴承压盖上径向安装一手柄15,该手柄通过径向旋转,可啮合驱动阀杆上下移动,从而驱动阀芯的在阀体内的上下位移。
(2)在阀盖上与阀杆同轴向安装有一导杆9,在阀芯上对应该导杆制有一滑动嵌装该导杆的通孔,导杆与通孔间有流道间隙。通过导杆及流道间隙,不但实现了导向功能,还可实现对阀腔内的高压流体介质的平衡,保护执行部件。
(2)阀芯与阀体之间同轴密封安装有阀套,阀套对应阀芯所制的径向流道也制有流道17,这种阀套式密封的结构使得密封面加大做到更好的密封关闭效果。
本实施例附图中,阀体上为一个流道进口、五个分配管,分配管的数量根据需要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百利展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百利展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