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0501.2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义和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施工 方式 中用 预制 楼板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楼房的建设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方法来浇注钢筋混凝土柱、梁、墙及楼板,大致上的工序是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再拆模,一层一层往上推。其中楼板的支模的工程量最大,现场的施工程序及管理复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人工、工时,而且模板的损坏率高不得不弃用,建设成本增大,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楼房的建设中常采用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施工方式,但存在构件拼接部位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结构承重安全等问题未很好解决,预制技术并未向深层次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从传统的产业经济转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因此,减少支模、节省材料、节约施工时间及成本,研制新的建筑构件是迫在眉睫的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它由混凝土层、纵向配筋、横配筋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焊接连接波形筋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所述横向主筋、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的下半波埋在混凝土层内,波形筋的上半波外露在混凝土层外。
所述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侧壁。
所述纵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侧壁。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具有如下优点:1)楼板采用半预制的结构在预制厂内制作,质量得以保证,半预制件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现场无需对楼板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材、人工及工时;2)灵活性好,半预制楼板构件提供了安装各种电及水预埋件的空间,无需装修时再度开挖,相对于整体预制件更具灵活性能;3)整体性好,半预制件外伸的钢筋易于建筑的柱、梁、墙的钢筋结合,半邓制件剩余的部分与建筑相关联的柱、梁、墙一同浇捣,构件拼接部分不会产生裂缝,强度得以保证;4)强度高,半预制楼板构件增设了波形钢筋,当焊接了上横向主筋后形成桁架结构,各项力学技术指标都得以提高;5)本发明集合了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的优点,又克服了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各自的缺点,既无需支模,节省了财力,又参于了建筑的柱、梁、墙的浇筑,整体好,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可推广的建筑结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半预制楼板结构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半预制楼板结构图。图中,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它由混凝土层1、纵向配筋2、横配筋3、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4,焊接连接波形筋4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5,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4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6;所述横向主筋5、纵向主筋6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4的下半波41埋在混凝土层内,波形筋的上半波42外露在混凝土层外。本发明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侧壁,纵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侧壁。这些外伸的钢筋易于建筑的柱、梁、墙的钢筋结合。
本发明将楼板的制作分成两部分:先期预制制作楼板的下半部分,通过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横向主筋、纵向主筋,增强了半预制件的强度和刚度,在预制厂完成半预制的楼板达到一定强度后运至建筑工地,无需支模直接吊装在建筑物的框架的柱、梁上,一方面将继续绑扎楼板上半部分的横向主筋、横向配筋、纵向主筋、纵向配筋,另一方面通过半预制楼板外伸的钢筋和现场绑扎的各类钢筋与建筑物的柱、梁、墙的钢筋结合,与此同时穿插各类电管、水管等各类配管的安装,然后随同建筑物的柱、梁、墙浇筑混凝土的同时浇筑楼板的上半部分,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示需要作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义和,未经马义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0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纱机械
- 下一篇:一个水稻基因KT479在提高植物耐逆性能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