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型闭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5486.2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孙克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型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型闭合器,特别是直线型闭合器的钉头部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食道、胃、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吻合时,经常使用手术装订仪进行吻合,其中,直线型闭合器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而其钉仓组件在闭合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参考美国专利US7407076,记载了一种直线型闭合器,用于闭合消化道及内脏组织伤口。首先将组织放在器械头部的钉砧与钉仓之间,然后挤压把手,钉仓向钉砧方向靠拢,同时设置在钉仓内的组织定位针也被组织定位针推杆推出,并推入至钉砧上的定位针孔内,使在钉砧与钉仓之间的组织被限制在装订范围之内,而且该组织定位针也起到了钉砧与钉仓的定位对准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钉仓组件中,放置在钉仓内的组织定位针2是靠固定于该钉仓上的钉仓盖5支撑而不掉出来,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这样的设计不是很安全。器械经过运输途中的颠簸后,钉仓盖与钉仓的结合紧密度下降,等到器械在使用时,由于组织定位针2在弹簧4的作用下往后退回时产生较大的后退力,常常会将钉仓盖5击落,导致钉仓盖5有可能会留在患者体内不被发现,对患者的身体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直线型闭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直线型闭合器,包括钉仓、组织定位针和组织定位针推杆,所述钉仓由轴向段和横向段形成倒L形结构,所述横向段上设置有一组置钉孔,所述组织定位针近端固定有一个针座,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抵接于所述针座的近端,使所述组织定位针可活动地设置在钉仓轴向段的滑道内,所述钉仓的轴向段的滑道的内表面上设有一条定向槽,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的用以与所述针座配接的推动部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定向槽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被限位于所述定向槽中滑动,所述定向槽的起始位置与凸台的起始位置对应,所述定向槽包括一个端面,所述定向槽的端面与钉仓的轴向段的近端面不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的凸台的远端设有一个楔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槽的端面与钉仓的轴向段的近端面之间设有一个台阶,用于限制钉仓装载时其内组织定位针的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取消了现有技术的钉仓盖,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组织定位针产生的后退力击落钉仓盖的弊端,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技术直线型闭合器的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直线型闭合器的钉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直线型闭合器的钉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直线型闭合器的组织定位针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直线型闭合器的组织定位针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直线型闭合器的组织定位针推杆与钉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钉仓 11 轴向段 111 近端面
12 横向段 13 滑道 14 置钉孔
15 定向槽 151 端面 2 组织定位针
3 针座 4 弹簧 5 钉仓盖
6 组织定位针推杆 61 推动部 62 凸台
7 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直线型闭合器,尤其是钉仓部分,如图3所示,包括钉仓1、织定位针2和组织定位针推杆6,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钉仓1由轴向段11和横向段12形成倒L形结构,所述横向段12上设置有若干个置钉孔14,内置有用于缝合的医用钉。所述组织定位针2的近端固定有一个针座3,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6与所述针座3配接,推动所述组织定位针2使其可在钉仓轴向段11的滑道13内滑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6抵在所述针座3的近端。所述组织定位针2上绕有用于使所述组织定位针2复位的弹簧4。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钉仓轴向段11的滑道13的内表面上设有一条定向槽15,所述组织定位针推杆6的用以与所述针座3配接的推动部61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定向槽15配合的凸台62。所述凸台62被限位于所述定向槽15中滑动,所述定向槽15的起始位置与凸台62的起始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