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4612.2 | 申请日: | 201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丘锦荣;许振成;吕丹丹;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0;E02B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径流 污染 农田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农田基础工程构建和农田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农田基础工程的构建
(1)将农田用四周起畦的方法隔成独立的农田区域,畦高8~12cm,宽4~6cm,在农田区域的内侧边界与畦平行的方向每隔16~24m做一条汇水渠;
(2)在农田区域外侧沿一条边界做一条与农田区域边界等长的集水渠,集水渠和径流收集池相连,集水渠内种植草被做草滤带,在径流收集池宽的两侧分别做进水口和溢水口;
(3)在径流收集池的溢水口后设置一块长方形的水稻田,并在水稻田的对角线位置做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生态沟渠相连;
(4)生态沟渠分三段设计:生态沟渠的前1/5为草滤带,种植普通杂草;中间2/5种植水生空心菜;最后阶段的2/5,底层铺垫沸石,上层种植菖蒲,生态沟渠的水最终汇集到径流集水池以作灌溉再利用或直接排入湖泊;
二、农田运作方法
(5)农田耕作之后首先将农田平整,把秸秆以覆盖的方式平铺在农田表面,铺设厚度为3~5cm;
(6)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和化肥按质量比1∶1混合施用,施肥之后马上覆土,10天之后浇水灌溉,作物生长期内施用一次底肥,两次追肥;
(7)在作物生长期间,把径流收集池中的径流液回灌到农田系统,并且将径流收集池中的底泥回田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汇水渠的宽为4~10cm,深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集水渠宽为8~14cm,深为3~6cm;所述径流收集池的横截面积占农田区域面积的1~5%,长宽比为4∶1,深为80~1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稻田的区域面积占农田区域面积的20~25%,长宽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生态沟渠的宽为40~60cm,深为15~20cm,长度与水稻田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化肥为控释肥、磷肥和钾肥的混和肥料;所述施肥深度为30~35cm。
7.一种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构建而成的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径流污染的农田系统在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6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