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3406.X | 申请日: | 201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宗;潘扶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宗;潘扶诚 |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周义刚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手持 电子 装置 智能型 冰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内安装有应用程序,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应用程序的执行与该智能型冰箱建立联机,该智能型冰箱包括:
微处理单元,接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以进行操控;
影像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受该微处理单元的触发而启动,以监视或撷取该智能型冰箱箱体内部的影像;
灯光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当该影像单元动作时,受该微处理单元的触发而启动;
无线传输接口,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及
连接插座,设置于该智能型冰箱的箱体外部表面,具有第一传输接口,该第一传输接口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
其中,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插置于该连接插座上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第一传输接口呈电性连接,该智能型冰箱通过该第一传输接口有线地连接该微处理单元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脱离该连接插座时,该智能型冰箱自动切换为由该无线传输接口无线地连接该微处理单元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传输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冰箱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连接外部交流电源以提供该智能型冰箱运作所需的电能,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插置于该连接插座上时,通过该电源单元接收电能以进行充电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接口为蓝牙传输接口、第三代移动通信传输接口或无线相容认证传输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冰箱还包括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受该微处理单元的触发而启动,以检测该智能型冰箱箱体内部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冰箱的箱体内部容置至少一个设置有射频标签的内容物,所述两个以上的传感器还包括:
射频传感器,检测该内容物上的该射频标签的数字信息;
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智能型冰箱箱体内部的温度信息;及
鸡蛋传感器,设置于该智能型冰箱箱体内的鸡蛋放置盒中,为压力电阻、薄膜式开关或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该鸡蛋放置盒中的鸡蛋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智能型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单元为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8.一种智能型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冰箱内部具有微处理单元及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的无线传输接口,该智能型冰箱的箱体外部设置有连接插座,该连接插座具有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的第一传输接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手持式电子装置,执行应用程序以与该智能型冰箱建立联机;
b)判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是否插置在该连接插座上;
c)若是,通过该第一传输接口有线地连接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微处理单元;
d)若否,自动切换为由该无线传输接口无线地连接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该微处理单元;及
e)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应用程序传输控制命令至该微处理单元,并接收该微处理单元传输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型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冰箱内部具有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影像单元,所述步骤e)通过所述控制命令,控制该影像单元启动以监视该智能型冰箱的箱体内部的状态,并在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屏幕上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型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冰箱内部具有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的影像单元,所述步骤e)通过所述控制命令,控制该影像单元启动并撷取该智能型冰箱的箱体内部的影像,并传送至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屏幕上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宗;潘扶诚,未经李政宗;潘扶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4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更换镜头及相机体
- 下一篇:观察厚组织三维结构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