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248.5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4;A61H23/02;A61H23/04;A61H39/04;A61N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输液 循环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
背景技术
输液治疗是医学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在我国该比例也逐年增加。对于治疗外伤、器官移植、烧伤及由大量失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等病患,往往还需要加压装置,以实现快速输血输液的目的。众所周知,血压阻止着药液流向人体,因此需要外界的压力来克服血压的阻力才能完成输液。
普通输液器主要由连通输液管、进气管至输液瓶的穿刺针及输液管上配置的莫非氏管、轮夹、针头组成。输注速度靠人工调节,存在固有的不准确性,对于某些对输注速度要求很高的药液或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需渐进变化的药液来说,采用这种输液器显然无法实现。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输液装置,主要有如下不足:一、对于特殊液体,如钾或刺激性药物,由于输液速度过慢会对静脉壁造成损伤;二、特别对于老年人,血管条件差,严重影响了输液的速度,易造成水肿;三、输送的液体往往温度过低,且输液过程中无保暖、热敷的辅助器,导致输液速度慢,效率低,甚至会出现水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输液速度,达到提高输液效率的目的,同时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水肿和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包括松紧布内层、电加热中间层、松紧布外层以及均布在松紧布内层和松紧布外层之间的按摩装置;
所述电加热中间层为可伸缩的螺纹管结构,在松紧布内层与电加热中间层之间以及电加热中间层与松紧布外层之间填充磁性介质;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电机驱动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伸向松紧布内层。
进一步,所述松紧布内层上均布有数个气囊环,所述气囊环与压缩气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螺纹管结构的电加热中间层的内凹槽内,所述按摩头与松紧布内层接触。
进一步,所述松紧布外层的一侧外设置毛粘层,所述松紧布内层靠近松紧布外层另一侧的内侧边缘设置毛粘搭接层,松紧布外层的毛粘搭接层搭接在毛粘层上时整个辅助器为袖套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控制开关串接在电加热中间层与电源以及振动电机与电源之间。
再进一步,还包括高度可调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松紧布外层的一端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由松紧布内层、电加热中间层和松紧布外层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电加热中间层可对输液部位加热、保温;其内均布的按摩装置可对输液部位进行振动按摩,按摩幅度、频率和各按摩头按摩的先后顺序可调,按摩头对血管进行振动按压,促进输液循环,提高输液效率,在输液过程中可避免出现水肿和特殊液体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
2、电加热中间层为可伸缩的螺纹管结构,在拉伸螺纹管结构的电加热中间层时,松紧布内层和松紧布外层也随着拉伸、变长,因此,整个辅助器可变长,缩短,可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和部位。
3、松紧布内层和松紧布外层之间的磁性介质产生磁场,磁场影响着输液部位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输液部位内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4、松紧布内层和松紧布外层为弹性体,该辅助器可包裹在手腕或小腿上,并通过毛粘层和毛粘搭接层搭接固定,对手腕输液时,只需包裹在手腕上;对脚输液时,只需包裹在小腿上,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的剖面图;
图2为一种促进输液循环的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松紧布内层; 2—电加热中间层; 3—松紧布外层; 4—按摩装置; 5—磁性介质; 6—振动电机; 7—按摩头; 8—毛粘层; 9—毛粘搭接层; 10—电源控制开关; 11—气囊环; 12—支撑架; 121—U型卡座; 122—拱形底座; 123—高度调节螺杆; 124—手柄调节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