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0205.6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郑至凯;黄炳锋;翁林助;林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7/00;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蹇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化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液晶显示器的使用上,越来越多的应用是将液晶显示器以壁挂方式悬于墙上或户外广告牌,因此轻量化有其一定的市场趋势,其中,背光模块又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组件。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的主要构件有光学模片、扩散板、灯源组与反射片等,在此组成架构中,如何在不增加成本与出光均匀度的条件下,有效地缩减灯源组与扩散板之间的间距使得背光模块达到薄型化的需求实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31780号揭露了一种采用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显示器组件。扩散片(diffuser film)设置于支撑基板与光源之间,且支撑基板(supporting substrate)具有低光吸收率及低光散射率,其中支撑基板由透光材料所制成。另外,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31780号的图41A~图41C中揭露了扩散片与支撑基板之间不同间隔关系。另外,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31780号中亦揭露其设计具有足够的光散射效果以遮蔽光源,且可提供较均匀的面光源,并可提供较薄的光学散射架构。
另外,美国公告第7068332号揭露一直下式背光单元,其中扩散膜(diffusion film)设置于扩散片(diffusing sheet)与灯之间。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71174号揭露一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光源、扩散板、及设置于扩散板下方的透明片。透明片可经网点印刷、喷砂、蚀刻或者雾化处理,使光源的光线可先通过透明片均匀散出。接着,再由扩散板散出,使光源的光线均匀由液晶面板散出。另外,此专利亦揭露另一实施方式,其为透明片任一侧固设有扩散片或二侧固设有扩散片,其固定方式可以为贴附、溅镀、或者于扩散片上设有可与透明片相互嵌合的嵌合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此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较薄。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采用前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而具有前述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较薄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二发光元件、至少一扩散膜片、反射片以及扩散板。发光元件配置于基底上且这些发光元件适于分别提供光束。任二相邻的这些发光元件的间距为P。扩散膜片配置于这些发光元件的上方并与这些发光元件保持一间隙。来自这些发光元件的光束适于传递至扩散膜片。反射片配置于基底上并位于这些发光元件的外围。反射片与扩散膜片保持一距离,其中距离大于间隙且距离为H。扩散板配置于扩散膜片上方,且背光模块满足5%≤H/P≤6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膜片的厚度小于0.8m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膜片的雾度至少大于或等于7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膜片内掺杂有多个扩散粒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膜片的一面向扩散板的表面上配置有多个均匀排列或随机数排列的凸起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与扩散膜片一体成型或各自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8m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背向至少一扩散膜片的表面上配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扩散微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扩散微结构为条状结构和点状结构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条状结构包括直线状结构、直线状交错结构、曲线状结构和弧状结构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条状结构包括三角柱、半圆柱和半椭圆柱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点状结构包括半球体、半椭圆球体、四角锥和三角锥的至少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块满足5mm≤H≤20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块满足35mm≤P≤100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块还包括光学膜片组,配置于扩散板的上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包括棱镜片(prismsheet)和增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的至少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块还包括至少二扩散元件,每一扩散元件配置于每一发光元件上,以将传递至扩散膜片的光束扩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发光元件分别为发光二极管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0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