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0199.4 | 申请日: | 2010-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王贤民;吕云嵩;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H21/20 | 分类号: | F16H21/20;F16F1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柄 半径 可调 平衡 曲轴 | ||
1.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轴(24)、与转轴(24)连接的主轴颈(1),还包括连杆颈(11)和平衡块(16);
上述主轴颈(1)由用于连接转轴(24)的支撑部分(Ⅰ)和用于与连杆颈相联系的曲拐部分(Ⅱ)构成,曲拐部分(Ⅱ)上设有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
上述连杆颈(11)由用于安装连杆(15)的连杆轴颈部分(Ⅳ)和用于与主轴颈相联系的导轨部分(Ⅴ),导轨部分(Ⅴ)设有连杆颈导轨副要素(Ⅵ);
上述平衡块(16)也设有用于与主轴颈相联系的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Ⅶ),上述平衡块(16)的质量及质心位置利用对称性原理经过设计;
上述连杆颈导轨副要素(Ⅵ)和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Ⅶ)分别与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形成导轨副;
该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还包括差动螺杆(17)、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9);其中第一支撑板(10)固定安装在连杆颈(11)上;第二支撑板(19)固定安装于主轴颈(1)上且靠近平衡块一端;差动螺杆(17)轴线与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导向方向平行,差动螺杆(17)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结构,两段螺纹结构分别与连杆颈(11)和平衡块(16)构成旋向相反的螺旋副联接,上述差动螺杆(17)靠近平衡块(16)一端伸出平衡块(16)并穿出第二支撑板(19),其端部设有供扳手旋动的结构;
上述主轴颈(1)的曲拐部分(Ⅱ)还安装有用于实现连杆颈(11)与主轴颈(1)松开或夹紧的第一紧固装置,用于实现平衡块(16)与主轴颈(1)松开或夹紧的第二紧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楔块(6)和第一夹紧螺钉(7),第一楔块(6)具有斜面要素;上述连杆颈导轨副要素(Ⅵ)与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形成的导轨副中间留有安装楔块的间隙,且连杆颈的导轨部分(Ⅴ)设置有与第一楔块(6)对应的斜面要素,第一楔块(6)安装于上述间隙内;第一夹紧螺钉(7)穿过第一支撑板(10)与第一楔块(6)连接;
上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第二楔块(18)和第二夹紧螺钉(20),第二楔块(18)具有斜面要素;上述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Ⅶ)与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形成的导轨副中间留有安装楔块的间隙,且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Ⅶ)部分设置有与第二楔块(18)对应的斜面要素,第二楔块(18)安装于上述间隙内;第二夹紧螺钉(20)穿过第二支撑板(19)与第二楔块(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连杆颈导轨副要素(Ⅳ)、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Ⅵ)横向截面同为燕尾或矩形结构型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颈导轨副要素(Ⅲ)与连杆颈导轨副要素(Ⅳ)或平衡块导轨副要素(Ⅵ)之间为凹型凸型组合或凸型凹型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安装颈部分(Ⅰ)为双支承式结构,即主轴颈(1)的支承部分是一个较长的双支承轴,通过其上的两个轴承(5)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安装颈部分(Ⅰ)为轴头式结构,即主轴颈(1)的支承部分是一个较短的轴头式结构,直接插入转轴(24)的空心腔内,端部并通过第三螺钉(26)形成固定连接,并通过联接键(25)传递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安装颈部分(Ⅰ)为轴套式结构,即主轴颈(1)的支承部分是一个较短的轴套式结构,直接套在转轴(24)的端部并通过第三螺钉(26)、挡板(29)形成固定连接,通过连联接键(25)传递扭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 所述的一种曲柄半径可调的静平衡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联接键(25)为平键或花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01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物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