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8978.0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法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12;A61P31/2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传染性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症状明显但感染人数较多。而治疗可采取西医诊疗或中医诊疗,有效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自身接种传染。
现有技术中,针对传染性软疣采用西医诊疗和中医诊疗;西医诊疗: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中医诊疗:中药治疗传染性软疣以平肝解毒为主,可用去疣汤加减,同时用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白藓皮等适量煎水外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通经、散风止痒、解表散寒、利水渗湿、燥湿杀虫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选择的原料药材进行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传染性软疣。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没药10-15份、黄柏、板蓝根、当归、紫苏叶各10-14份、大青叶8-15份、蛇床子10-14份、附子、蝉脱、防风、红花各8-15份、桃仁、刺蒺藜、薄荷、决明子、何首乌各10-14份、白芍、党参、茯苓、羌活、独活各10-20份;
优选:没药12份、黄柏、板蓝根、当归、紫苏叶各10份、大青叶15份、蛇床子14份、附子、蝉脱、防风、红花各8份、桃仁、刺蒺藜、薄荷、决明子、何首乌各10份、白芍、党参、茯苓、羌活、独活各15份;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没药:【药性】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黄柏:【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板蓝根:【药性】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紫苏叶:【药性】辛,温。归肺,脾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当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大青叶:【药性】苦,大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蛇床子:【药性】辛、苦,温。归肾经。【功效】燥湿杀虫,散寒祛风,温肾壮阳。
附子:【药性】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蝉脱:【药性】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防风:【药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红花:【药性】辛,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药性】苦、甘、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刺蒺藜:【药性】苦、辛、平。归肝经。【功效】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薄荷:【药性】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决明子:【药性】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何首乌:【药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身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党参:【药性】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茯苓:【药性】甘、淡,平。归脾,心、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羌活:【药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独活;【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
以上资料参照《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法,未经刘国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8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面部斑痕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