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捲染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8973.8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潘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二练亚氏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32 | 分类号: | D06B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捲染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业的捲染机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后整理是纺织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纺织产品价值和提高纺织品和服装附加价值的重要因素。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我国印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目前的印染行业中,通常采用人工印染或者半自动化印染,这些印染方法通常存在着色不牢,浪费染料,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印染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带有外壳的多个滚轴相互配合进行印染的捲染机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捲染机装置,它包括本体、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上部一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上部一侧的第二转动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第一翻盖、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第二翻盖、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滚轴处于同一高度的第二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且处于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第二滚轴中间下方的浸压滚轴以及固设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且处于所述浸压滚轴下方的染料池。
更优的是,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一翻盖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第二翻盖对称安装于所述本体的两侧。
更优的是,所述浸压滚轴下表面低于所述染料池的上表面。
更优的是,所述第一翻盖与所述第二翻盖的旋转范围为各自所在本体一侧的180度范围内。
更优的是,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第二滚轴同步转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捲染机装置,通过带有两个翻盖的外壳,在内部安装有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浸压滚轴和染料池等部件,进行内部保护印染,减少染料浪费。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非常适合纺织业生产的要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本体 21-第一翻盖 22-第二翻盖
31-第一转动轴 32-第二转动轴 41-第一滚轴
42-第二滚轴 5-浸压滚轴 6-染料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捲染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捲染机装置,它包括本体1、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1上部一侧的第一转动轴31、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1上部一侧的第二转动轴3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第一翻盖2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第二翻盖22、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第一滚轴41、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1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滚轴41处于同一高度的第二滚轴42、转动安装于所述本体1内部并且处于所述第一滚轴41与所述第二滚轴42中间下方的浸压滚轴5以及固设于所述本体1内部并且处于所述浸压滚轴5下方的染料池6。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所述第一翻盖2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和所述第二翻盖22对称安装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所述浸压滚轴5下表面低于所述染料池6的上表面。
此外,所述第一翻盖21与所述第二翻盖22的旋转范围为各自所在本体1一侧的180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滚轴41与所述第二滚轴42同步转动。
本发明捲染机装置,通过带有两个翻盖的外壳,在内部安装有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浸压滚轴和染料池等部件,进行内部保护印染,减少染料浪费。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二练亚氏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二练亚氏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8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