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枕芯充棉定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7854.0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A47G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15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芯充棉 定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芯充棉定型装置,用于枕芯的充棉。
背景技术
目前,枕芯套袋是直接套在充棉机的充棉口上进行充棉的,充入的棉的用量无法控制,完全是靠人为操作来控制的,同时,枕芯内的棉分布不均匀,这样的种种原因会导致充好棉的枕头高度不一致,有高有低,不仅影响枕芯的整体外观造型,还使人们在使用枕芯时会感觉不舒适。人们使用过高的枕头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尤为不利;枕头过低,这样也不好,颈椎容易处于悬空状态,并且下颚会因此向上抬,容易张口呼吸、打鼾,直接影响了睡眠质量,对身体也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枕芯充棉定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枕芯充棉定型装置,包括四个底座,四个底座围合成四方形,每个底座的内表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底板,每个底座上设有三个排成一列的调节孔,每个底座的内表面上通过插销活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杆,插销穿过其中一个调节孔插在调节杆中,四个调节杆的内表面上部设有一上压板,上压板的一侧面的两个端部通过第一铰链与其中两个调节杆相连,底板与上压板之间设有两组侧板,每组侧板相对放置,每组侧板由下侧板和上侧板组成,每个上侧板的两侧固定在调节杆上,每组侧板中的下侧板和上侧板交错放置,下侧板的底面固定在底板上,其中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与上压板的一侧面之间通过第二铰链相连,上压板的另一侧面置于另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之上,上压板的内表面中嵌有压力感应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压板的另一侧上设有具有弹簧片的卡扣,另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的上表面中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凹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至少一个底座上设有竖直的刻度尺,刻度尺置于三个调节孔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枕芯在本发明的定型条件下进行充棉,可使棉在枕芯内均匀的分散开,不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杆来调节枕芯的高度,而且在压力感应片的感应下可以及时停止充棉,很好的控制了枕芯的高度,提高了枕芯的整体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底板、3-调节孔、4-插销、5-调节杆、6-上压板、7-第一铰链、7’-第二铰链、8-下侧板、9-上侧板、10-压力感应板、11-卡扣、12-凹口、13-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发明枕芯充棉定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枕芯充棉定型装置包括四个底座1,四个底座1围合成四方形,每个底座1的内表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底板2,每个底座1上设有三个排成一列的调节孔3,每个底座1的内表面上通过插销4活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杆5,插销4穿过其中一个调节孔3插在调节杆5中,四个调节杆5的内表面上部设有一上压板6,上压板6的一侧面的两个端部通过第一铰链7与其中两个调节杆5相连,底板2与上压板6之间设有两组侧板,每组侧板相对放置,每组侧板由下侧板8和上侧板9组成,每个上侧板9的两侧固定在调节杆5上,每组侧板中的下侧板8和上侧板9交错放置,下侧板8的底面固定在底板2上,其中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9与上压板6的一侧面之间通过第二铰链7’相连,上压板6的另一侧面置于另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9之上,上压板6的内表面中嵌有压力感应板10,压力感应板10与充棉机的主机相连,并且可以设置不同的压力值,上压板6的另一侧上设有具有弹簧片的卡扣11,另一组侧板中的上侧板9的上表面中设有与卡扣11相匹配的凹口12,压力感应片10在损坏的条件下,枕芯充棉可以正常的进行,不会影响充棉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