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房管道式的风力发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3359.2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华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23J11/00;F24F13/02;F24C15/20;E04F17/04;H05B3/14;H05B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3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房 管道 风力 发电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涉及楼房、管道与风力发电,尤其涉及到一种利用住宅楼房烟囱管道的热气风力,或者是依附楼房高度竖立管道形成的管道风力进行发电的发明。
二、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此,所有的住宅楼也好,所有的写字楼也好,都没有利用烟囱管道的热气风力进行发电;也没有依附楼房高度竖立管道,利用其势能能量风力进行发电,这是十分遗憾的一件事情。楼房,尤其是十几层以上高度的楼房,是一个可以利用势能产生能量行为的有利条件,是完全可以人为的制造良好的管道风力进行发电,楼房越高,产生的势能就越大,管道的风力就越强劲,发电的效果就越好。依附楼房可以竖立很多的管道,可以得到很多的电能、电量,可以满足住宅楼或者写字楼的基本用电量;为此可以节约很多的能源开发,并且还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很大电力资源用到更需要电力的工矿企业中去和农村中去。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房管道式的风力发电方法。它利用住宅楼房烟囱管道的热气风力冲动风轮旋转发电;或者依附楼房高度竖立管道,把室内热气和地面热气吸入管道形成的热气风力冲动风轮旋转发电;再用风轮发电导热发热件提高管道底部温度,可形成更强劲的热气风力冲动风轮旋转发电,以此得到较大电量;再利用可产生势能能量的楼房高度有利条件和依附楼房可竖立若干根管道有利条件的结合,能够得到更大的电量,以满足该住宅楼及其小区或者该写字楼的用电需求。本发明是一种可使楼房管道长期性发电并且无发电成本的技术,因而可为住户免除用电费用,可为国家节约能源开发资金。
本发明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利用楼房高度的势能,以形成热气上升的风力能量:使住宅楼房烟囱管道热气风力冲动风轮旋转发电;使依附楼房高度竖立管道吸入的室内热气和地面热气冲动风轮旋转发电;再用风轮发电导热发热件提高管道底部温度,以形成更强劲热风能量冲动风轮旋转发电;再利用楼房高度和竖立若干根管道的结合,以得到更大电量。
其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在烟囱内插入风筒,风筒是一节构成,也可以是多节构成;风筒里面有一个风轮或多个风轮,通过风力发电机连接蓄电池;风筒顶部上面有雨罩。
把若干根管道依附楼房而竖立,每个房间排气出气管或空调热气管或抽油烟机出气管都连通管道,每根管道为多节管筒连接构成,管筒里面有一个风轮或多个风轮,通过风力发电机连接蓄电池;管道顶部上面有雨罩;管道底部离地面有距离或距地面一段距离处有若干个进气孔;管道下部是环形槽;良导体发热件在环形槽下面,良导体发热件连接蓄电池。良导体发热件为碳纤维发热体;也可以是陶瓷电热棒或陶瓷电热片;也可以是其它发热件。
本发明技术因为采用了较高高度的管道和热气从环形槽边沿上升方式,所以能够使热气绕环形槽边旋转进入形成漩涡,实现一种类似龙卷风的强劲风力上升能量。因为采用了良导体的发热件,所以能够用很小的电量使发热件产生很大热量,以形成更强劲的冷热空气对流风力以冲动风轮旋转发电。因为采用了利用空调热气能量,抽油烟机热气能量和地面热气能量冲动风轮旋转方式,所以能够在良导体发热量配合下使热风能量很强劲。因为采用了可产生势能能量的楼房高度有利条件和依附楼房可竖立若干根管道有利条件的结合,所以能够使楼房管道拥有足够多的发电能力,以满足该住宅楼及其小区或者该写字楼的用电需求。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烟囱内插入风筒,风筒是一节构成,也可以是多节构成;风筒里面有一个风轮或多个风轮,通过风力发电机连接蓄电池;风筒顶部上面有雨罩。
实施例2:
把若干根管道依附楼房而竖立,每个房间排气出气管或空调热气管或抽油烟机出气管都连通管道,每根管道为多节管筒连接构成,管筒里面有一个风轮或多个风轮,通过风力发电机连接蓄电池;管道顶部上面有雨罩;管道底部离地面有距离或距地面一段距离处有若干个进气孔;管道下部是环形槽;良导体发热件在环形槽下面,良导体发热件连接蓄电池。良导体发热件为碳纤维发热体;也可以是陶瓷电热棒或陶瓷电热片;也可以是其它发热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华,未经朱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