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型布置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烟气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301139.1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月桂;章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置 流体 发生器 烟气 脱硫 装置 | ||
1.一种W型布置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烟气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反应塔、雾化喷嘴和脱 硫剂储存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塔进口烟气流量调节装置、多流体碱雾发生 器,其中:多流体碱雾发生器布置于脱硫反应塔下部并使得脱硫反应塔的下部形成W型的多 流体碱雾射流混合流场结构,雾化喷嘴设置于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的中心,多流体碱雾发生器与 脱硫剂储存及输送系统相连接,反应塔进口烟气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脱硫反应塔入口处;
每个所述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为圆柱形、矩形或方形结构,其上设有气流分布器,该气流 分布器位于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的顶部,雾化喷嘴设置于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的中心,部分待脱硫 烟气携带脱硫剂经过气流分布器进入多流体碱雾发生器,与布置在碱雾发生器中心的雾化喷嘴 雾化平均粒径为50~150μm细小的水滴在较高的颗粒浓度下与雾化水滴高效碰撞增湿活化, 完成高活性的湿式脱硫碱雾的在线制备;
所述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与脱硫剂储存及输送系统的连接方式为:将进入多流体碱雾发生 器的烟气分为两股,一股烟气经脱硫剂储存及输送系统携带脱硫剂颗粒进入置于多流体碱雾发 生器顶部的气流分布器的内环通道,该内环通道的脱硫剂颗粒流靠近喷嘴雾化射流,有利于脱 硫剂颗粒的碰撞增湿,另一股烟气流直接进入气流分布器的外环通道,能够有效抑制湿式脱硫 碱雾在多流体碱雾发生器内的返还和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布置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脱硫反应塔包括:下部拱形结构和与之相连的上部主反应段,其中:下部拱形结构由对称设 有两个突出部的前后拱顶组成,其拱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45°,下部拱形结构的深度和 宽度分别为对应的上部主反应段的深度和宽度的1.2~3.0倍;上部主反应段为圆柱形、矩形或 方形结构,且具有1~5秒的烟气停留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布置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由单组或多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组成,每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由2个多流 体碱雾发生器组成,分别呈W字形对称布置并与脱硫反应塔中心轴线成0~80°的交角连接至 脱硫反应塔下部拱形结构的拱顶上并与脱硫反应塔相连通,各个多流体碱雾发生器内在线形成 的多股湿式脱硫碱雾射流向下流动并在从脱硫反应塔底部进入的主烟气流的推动下折转向上 流动,在脱硫反应塔下部形成W型的多相碱雾射流混合流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型布置的多流体碱雾发生器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反应塔进口烟气流量调节装置由:布置在脱硫反应塔进口的两路烟道,以及其烟气挡板组成, 通过调节烟气挡板开度将待脱硫烟气分为两路,一路经脱硫剂储存及输送系统携带脱硫吸收剂 颗粒进入脱硫反应塔下部的W型多流体碱雾发生器,另一路直接进入脱硫反应塔底部,前者 为待脱硫烟气体积流量的10~40%,后者为待脱硫烟气流量的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1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