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1092.9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玮洁;陈俊仁;何敦逸;黄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尖端放电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在多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各层的贯孔数量均较多。通常,贯孔内壁涂有导电的金属层,这样,各层之间通过金属层就实现了电性连接,贯孔外围设置一圈隔离环以防止贯孔与同一层的其他部分的电性连接。但若两相邻贯孔靠得非常近时,其隔离环会出现相互重叠的情形,造成两相邻隔离环的交点处出现一尖端,尖端是指物体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如物体的尖锐部分、细小物的尖角等。
在尖端处,容易造成电荷累积、电荷密度较大,使得电场强度较强,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此现象称为尖端放电。尖端放电产生的静电电场和静电电流较易对电路板上的高密度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个电子装置系统的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以防止损坏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包括若干板层,各板层上设置有若干圆形贯孔,包围每一贯孔均设置一圈隔离环,两相邻隔离环的交点的两切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大于20度。
本发明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通过两相邻隔离环的交点的两切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大于20度以防止印刷电路板的尖端放电,从而可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的两相邻贯孔及隔离环的示意图。
图3是两相邻隔离环的交点的两切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度数与印刷电路板发生漏电流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防止尖端放电的印刷电路板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若干板层,例如依序重叠的3层分别为电源层10、介电质层20、接地层30。所述电源层10、介电质层20及接地层20上设置有若干圆形贯孔100、102、200、202、300及302。包围贯孔100、102、200、202、300、302分别设置一圈隔离环,例如包围贯孔100、102的隔离环104、106,以防止贯孔100、102与电源层10上的其他部分发生电性连接。隔离环104、106的圆心分别与其所包围的贯孔100、102的圆心大致相重叠。贯孔100、102、200、202、300及302的内壁均涂有金属,如铜、锡等,以保证各层之间的电性连接。
为保证两相邻贯孔(以贯孔100、102为例)因隔离环104、106重叠所造成的尖端不过于太尖锐以防止尖端放电现象从而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即应保证两隔离环104、106的交点B的切线L1、L2之间所夹的锐角A1大于一预设角度,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验证,横坐标表示切线L1、L2之间所夹的锐角A1的度数,纵坐标表示印刷电路板发生漏电流的时间,并且发生漏电流的时间越长则表示越不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从图3可以看出发生漏电流的时间随切线L1、L2之间所夹的锐角A1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角度定为20度。
设定隔离环104及106的半径分别为R1、R2,隔离环104、106的交点B与贯孔100的圆心O1之间的连线O1B及交点B与贯孔102的圆心O2之间的连线O2B之间的夹角为A2,则角A2与角A1互为补角,因此在三角形O1O2B中,贯孔100的圆心O1与贯孔102的圆心O2之间的距离R3满足如下公式:
由于隔离环104及106的半径R1、R2与角A2均已知,根据上述公式则可求得贯孔100的圆心O1与贯孔102的圆心O2之间的距离R3的长度。
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通过设定两相邻隔离环的交点的两切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大于20度以防止印刷电路板的尖端放电,从而防止损坏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如此,即达到了保护电子元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1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燃料喷射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可通用的图形、图像、视觉开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