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242.4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安群涛;孙力;赵克;孙立志;吴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8 | 分类号: | H02M7/5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三相 逆变器 正弦波 脉宽调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属于逆变器的脉宽调制领域 。
背景技术
1964年德国学者A.Schonung和H.stemmler首次提出把PWM技术应用于交流传动中,为交 流传动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局面。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等优点 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中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
脉宽调制技术一般通过三角载波与调制函数波进行比较,得到脉冲宽度随调制函数值变 化的脉冲序列。对于三相交流负载,通常采用三相全桥式六开关逆变器拓扑,如图1所示, 配以三相对称的SPWM调制即可实现逆变器的三相正弦基波电压输出。为了提高母线电压利用 率,出现了注入三次谐波SPWM调制和SVPWM调制等策略,如今SVPWM调制已成为六开关三相逆 变器最主要的控制方式。六开关三相逆变器采用6个功率开关管和6个反并联功率二极管组成 全桥拓扑,当其某一桥臂上功率管发生故障时,要采取一定措施构建四开关逆变器拓扑,同 时在低成本应用场合,四开关逆变器因节省2个功率开关管和2个功率二极管而得到重视。
中国专利《一种三相逆变拓扑电路》,公开号为CN101179231A,公开日为2008.5.14, 公布了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其应用场合,拓扑由四个开关元件和两个直流电源组 成,四个开关元件两两串联构成两条支路,两直流电源串联构成第三支路,这三条支路相并 联,从这三条支路的串联中点引出输出端,作为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由于四开关三相逆变 器包含四个功率开关管,具有四组开关模型,能够形成四个开关电压矢量,电压矢量空间分 布图如图3所示,其中,U0(00)、U1(01)、U2(10)、U3(11)分别表示在α、β坐标系下两桥 臂的四个开关矢量,通过Uα和Uβ两个分量形成旋转矢量U0。由于四个开关矢量长度 不等,这使得四开关逆变器较六开关逆变器的控制自由度降低,控制难度加大。目前对四开 关三相逆变器仍然采用SVPWM调制思想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复杂,同时对实施电路的硬、软 件要求较高,在低成本应用中受到了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四开 关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正弦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PWM调制器和隔离和驱动电路实现,
将设定的调制正弦波参数输入到正弦波发生器中,由正弦波发生器产生两路相位相差 60°的正弦波调制函数,并与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三角载波信号在PWM调制器中进行调 制,生成四路PWM脉冲信号,所述PWM脉冲信号经过隔离和驱动电路后对所述四开关三相逆变 器中功率开关管的导通与闭合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两相SPWM等效实现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SVPWM调制方法,实现了四开关三相 逆变器的简化和高性能控制。它根据PWM调制的原理,采用简单的SPWM调制来等效四开关 SVPWM调制,从而简化算法,并且实现电路简单,降低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六开关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图;图2为四开关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图;图3为已有 的四开关三相逆变器SVPWM调制方法图;图4为本发明调制方法的信号走向示意图;图5为 PWM调制的规则采样法原理图,图中曲线A为三角载波,曲线B为调制正弦波,T为载波周期, Ton为导通时间;图6为本发明方法输出的PWM序列波形图,图中C为调制正弦波,D为三角载 波,E为PWM序列;图7为本发明方法的DSP软件实现程序流程;图8为采用DSP实现本发明PWM 调制的输出波形图,图中T1CNT为DSP中装载到通用定时器T1中的计数寄存器的值,T1PR为 DSP中装载到通用定时器T1中的周期寄存器的值。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基于正弦波发生器1 、三角波发生器2、PWM调制器3和隔离和驱动电路4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2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