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选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300209.1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胡岳华;耿志强;杨耀辉;刘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选柱,特别是指一种带有螺旋管道与磁力气泡发生器的浮选柱。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浮选柱都是在浮选柱体内部利用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进行矿化,这样一来,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性质与弥散程度决定了浮选柱内部矿化效果的好坏,容易导致矿化不均匀,浮选时间不够。而在下导管处矿化的,采用自吸式气泡发生器的浮选柱又由于吸入空气矿化的过程需要高速矿浆所产生的负压,故而给料泵上的能耗比较大,其制约瓶颈较为明显。浮选柱中的气泡发生器广泛的应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冶金生产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气泡的发生对矿山、冶金、环保及其他领域的工艺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宜的气泡尺寸和弥散程度是决定理想技术经济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使用的气泡发生器有很多种,气泡的产生主要通过机械搅拌或多孔材料充气装置实现的,而这些气泡发生器都有结构松散,制造成本较高,拆装与检修较为麻烦,气泡难以调控等缺点。
在我国浮选柱工艺中大多都使用气泡发生器产生气泡,多数气泡发生器为内置式的,而这些气泡发生器在浮选柱内部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气、液、固等粒度大小不均匀的多相混合物质,因此在发生器出口处难免会发生堵塞,由于其拆装维修较为麻烦,会给技术经济指标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浮选柱矿化效果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矿浆如果能够充分矿化,浮选柱浮选捕收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浆能够在进入浮选柱内之前得到充分矿化,在浮选柱内与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弥散程度高、微细的气泡进行浮选捕收的浮选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浮选柱,包括浮选柱体与气泡发生器,螺旋管道一端接连有进料口,在所述的进料口旁边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螺旋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浮选柱体上部相连,所述的气泡发生器采用外插式连接在所述的浮选柱体的下端,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气泡发生器均与气泵相连接。
所述的螺旋管道为有内径变化的、总长为15m的螺旋形管道。
所述的气泡发生器为外插式磁力气泡发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浮选柱,使用时由进料口给入药剂作用后的矿浆,同时用气泵由进气口压入空气,混合有气体的矿浆进入有内径变化的螺旋管道。由于管道呈螺旋状,且有内径变化,矿浆进入后能够产生压力变化。这样,进入螺旋管道中混合有气体的矿浆在管道中充分的混匀、弥散。进入浮选柱后,与接有气泵的磁力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细气泡进行逆向碰撞,在浮选柱内完成浮选捕收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式浮选柱是一种矿浆能够在进入浮选柱前进行混匀、弥散,矿化程度高,在浮选柱内部与磁力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细气泡完成浮选捕收过程的浮选柱。具有矿化效果高、气泡弥散均匀、能耗低、不易堵塞、可自动控制、运行简单等优点,能够适用于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浮选等特点,是新一代的高效能浮选柱,该浮选柱能够应用于金属矿山、煤炭、环保等多种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螺旋管道3一端接连有进料口1,在进料口1旁边设有进气口2,螺旋管道3的另一端与浮选柱体5上部相连,气泡发生器4采用外插式连接在浮选柱体5的下端,进气口2与气泡发生器4均与气泵6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螺旋管道3为有内径变化的、总长为15m的螺旋形管道。
本发明的气泡发生器4采用外插式磁力气泡发生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浮选柱的运行方式为:使用时由进料口1给入药剂作用后的矿浆,同时用气泵6由进气口2压入空气,混合有气体的矿浆进入有内径变化的螺旋管道3。由于螺旋管道3的管道呈螺旋状,且有内径变化,矿浆进入后能够产生压力变化。这样,进入螺旋管道3中混合有气体的矿浆在管道中充分的混匀、弥散。进入浮选柱体5后,与接有气泵6的磁力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细气泡进行逆向碰撞,在浮选柱体5内完成浮选捕收的过程。
本发明具有矿化效果高、气泡弥散均匀、能耗低、不易堵塞、可自动控制、运行简单等优点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300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混凝土渗透型雨水沟
- 下一篇:边沟式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