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配制镀锌光亮剂的合成主光亮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325.6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杜石峰;梁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石峰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制 镀锌 光亮剂 合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电镀镀锌,尤其涉及钾盐镀锌用光亮剂。
背景技术
国内电镀行业钾盐镀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用苄叉丙酮作主光亮剂复配光亮剂以来,一直存在着镀锌层易变色的问题,至九十年代末主光亮剂逐步被邻氯苯甲醛取代,采用邻氯苯甲醛作主光亮剂制成的复配光亮剂的优点,是上光速度快,防变色能力比苄叉丙酮强,但使用时存在容易氧化的现象,邻氯苯甲醛会在电镀过程中氧化成邻氯苯甲酸,致使镀层无光亮效果,因此镀锌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光亮剂才能达到光亮效果。光亮剂中的主光亮剂邻氯苯甲醛氧化问题影响镀锌效果,至今一直困扰着人们,亟需改进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镀锌用复配光亮剂的新的主光亮剂,配制使用方便,保持镀层亮度,防止镀层变色,不易氧化,无毒环保,提高镀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研究一种用于配制镀锌光亮剂的合成主光亮剂,其配方组分为:水杨醛59~61%,甲醛24~26%,2.4-二氯苯甲醛14~16%,按照比例配置合成。将配方组分按比例配置,加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再按350~400ml/L的比例加入含量50%的碱液,调节pH值达到6.3~6.7,加温至75~85℃,保温3~4个小时,然后降至室温,用滤布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沉淀物料加入甩干机中进行甩干,然后加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即得合成主光亮剂成品。生产出新的主光亮剂成品粉末之后,再按照传统的复配方法,与相关的载体配制成复配光亮剂。这种新的光亮剂用于钾盐镀锌,上光快、不变色、不氧化。
按照上述设计方案进行配制、试验,证明本发明配方组分合理、有效,配制过程无污染,环保安全,用于复配钾盐镀锌光亮剂,光亮度好,不易氧化,使用方便,电镀质量好,镀层亮度高,稳定持久不变色,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例1,按照水杨醛59%、甲醛26%、2.4-二氯苯甲醛15%的比例配置,将各种成分加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再按400ml/L的比例加入含量50%的碱液,调节这pH值为6.3,反应釜加热至75℃,保温4个小时。然后自然降至室温,用滤布过滤混合液体,滤出白色沉淀物料,加入甩干机中,进行甩干、脱水,然后将所得物料加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干燥后形成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成品。
例2,按照水杨醛61%、甲醛25%、2.4-二氯苯甲醛14%的比例配置,将各种成分加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再按350ml/L的比例加入含量50%的碱液,使pH值达到6.7,加温至85℃,保温3个小时。然后降至室温,将混液体用滤布进行过滤,滤出沉淀物料,用甩干机进行甩干脱水,加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干燥后,即得本发明成品。
例3,按照水杨醛60%、甲醛24%、2.4-二氯苯甲醛16%的比例配置,将各种成分加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再按380ml/L比例加入含量50%的碱液,将pH值调至6.5,加温至80℃,保温3个半小时。然后降至室温,按上述例1、例2相同的工序进行过滤、甩干、烘干,获得本发明成品。
本发明作为主光亮剂,在实际应用于钾盐镀锌时,应当先与高温载体复配制成光亮剂。高温载体选取上海永生助剂厂生产的烷基聚氧乙烯醚和苯甲酸钠,复配方法为:每kg复配光亮剂制成品中包含烷基聚氧乙烯醚350g(占35%)、苯甲酸钠60g(占6%),再加入本发明成品主光亮剂100g(占10%),其余加水,混合均匀,即制成镀锌用复配光亮剂。将用本发明配制的复配光亮剂用于氯化钾镀锌,与使用原光亮剂电镀工艺过程相同,镀层牢固不变色、不氧化,无毒环保,电镀质量好,光亮度高,稳定持久,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石峰,未经杜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偏预补偿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