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燃气焙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8234.0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民;辛朋辉;王有山;李君;白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实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燃气 焙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焙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燃气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铝电解槽普遍采用焦粒作为发热电阻进行预热焙烧,一台大型铝电解槽完成焙烧需要消耗电能近10万度,一个大型铝厂平均一年焙烧近400台,电能消耗价值2000万元,而且采用焦粒进行焙烧还要消耗大量的炭素材料,且焙烧效果不是很好。国外大型铝电解槽有采用燃气焙烧的技术,但其设备及工艺复杂,结构也不适用于我国的铝电解槽。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铝电解槽的焙烧方法”,申请号为200910306854.1,公开了一种气体火焰焙烧的方法,但其在焙烧10~12小时,需要停止焙烧后再进行焦粒焙烧,气体焙烧的最终温度低,达不到电解槽启动的要求,还需进行焦粒焙烧,不但增加了人力、物料的消耗,而且电能消耗较大,焙烧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电解槽燃气焙烧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合理、性能可靠,且焙烧节能、节省人力和物料,最终焙烧温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电解槽燃气焙烧装置,包括燃烧单元,其中,还包括温度监测单元,燃烧调配单元,供气单元和燃烧控制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上设置有二组以上温度测量器,燃烧单元上设置有二组以上燃烧器,燃烧调配单元上设置有二组以上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燃烧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温度分析及调控装置和燃气调配装置;所述二组以上燃烧器通过供气管道分别与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连接,二组以上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分别连接燃气调配装置和供气单元,温度监测单元的二组以上温度测量器分别通过温度信号传输导线连接到温度控制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供气单元包括空气供应装置和燃气供应装置,所述空气供应装置和燃气供应装置分别经空气进气管道和燃气进气管道连接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
进一步,所述燃烧控制单元上设置有电源,给燃烧控制单元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现了不用电、不用焦粒进行焙烧,节能效果显著;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代替了繁琐的操作过程,操作简单,实用性好;对温度的控制精度高,最终焙烧温度可以达到启动要求,焙烧效果好;结构相对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单元1、燃烧单元2、燃烧调配单元3、供气单元和燃烧控制单元,以温度监测单元1、燃烧单元2和燃烧调配单元3上分别设置四组温度测量器10、四组燃烧器12和四组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14为例,在铝电解槽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分4个区域设置燃烧器12,组成燃烧单元2;在铝电解槽上或一侧设置燃气调配单元3和供气单元,供气单元包括空气供应装置4和燃气供应装置5,燃烧器12通过供气管道13与燃气调配单元3的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14连接,燃烧调配单元上共设四组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14,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14的出气口与燃烧器12连通,两个进气口分别通过空气进气管道15、燃气进气管道16与空气供应装置4和燃气供应装置5连接,空气进气管道15连接空气供应装置4,燃气进气管道16连接燃气供应装置5,四组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14分别通过导线与燃气调配装置8连接。
在铝电解槽炭阴极表面上方20mm~200mm处安装阳极,对阴极和阳极之间进行分区,在各区设置四组燃烧器12,每组燃烧器的功率为90KW,以保证足够高的焙烧温度;在各区安装温度测量器10,温度测量器10通过温度信号传输导线11分别与温度控制装置6连接。温度控制装置6、温度分析及调控装置7和燃气调配装置8分别是模快或是电子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实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实赛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