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唇鱼的一种海上网箱养殖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97792.5 申请日: 2010-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415343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8
发明(设计)人: 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7242***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波纹 一种 海上 网箱 养殖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洋珍稀物种波纹唇鱼的养殖技术,属于鱼类养殖领域,应用于海洋濒危物种的保护、资源增殖及水产养殖业。

背景技术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 Rüppell,1835),俗称苏眉,英文名:Humphead wrasse,Napoleon fish。其在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十大瀕危物種第二位,也於同年底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物種。该鱼已经成为珊瑚礁海域标志性的物种之一。

波纹唇鱼由于味道鲜美,形状漂亮,一直是海鲜市场最名贵的鱼类。无论是水产养殖或生态保护,该鱼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需要培养大型的亲鱼,体长通常在60~120厘米。由于该类大型的鱼领域感很强,在培养过程中,相互打架攻击是常见的现象,海上网箱养殖一笼波纹唇鱼,巨大的损耗常常来自相互残杀,一个流程饲养下来,成活率常常不到10%。因此,如何避免相互残杀就成为养殖过程中关键的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如何避免大型波纹唇鱼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的技术问题,用以提高养殖的成活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具体步骤如下:

1、剪除门牙,减少攻击性

波纹唇鱼的上下颚各有两颗门牙,尖锐有力,是它捕食、自卫与格斗的重要武器。由于该鱼处于网箱养殖状态,人工喂食使它不需要再具备强大的捕食功能。而剪除门牙,则可降低了其攻击性,当一群鱼在一起生活时,能比较有效地减少伤亡。

剪掉的牙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重新生长出来,是故定期剪牙对于集群一起养殖的鱼而言是一重要的工作。

波纹唇鱼具有伸口吸吻的习性,其吸吻力强大,能击伤其它鱼类,因此就是已经剪牙的鱼,分开养殖也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2、分散养殖,一笼一尾

由于大型波纹唇鱼具有相互攻击性,该攻击性在繁殖季节尤为明显,我们的技术措施是把鱼分开,让在一起生活的鱼数量越少越好,效果最好的状况是一笼一尾。不过适当的集群养殖是节约成本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发现鱼类有相互攻击的行为时,一定要分散隔离养殖。

根据经济高效的原则,分散隔离养殖网箱的大小规格为长度是鱼体长的2~3倍,宽度为鱼体长的1.5~2倍,高度为鱼体长的1.5~2倍。鱼在该容积的环境中能健康生长。

3、及时洗笼,避免附着生物对鱼的伤害

在热带海区,牡蛎、藤壶、石灰虫、海藻等附着生物很容易在网箱上生长,密集的附着生物不仅能擦伤鱼类,而且也妨碍海水的交换。而因附着物而粗糙的网箱表面,还容易导致悬浮物的沉积,为病原提供了温床。因此,及时洗笼,避免附着生物对鱼的伤害是提供鱼类养殖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洗笼时间将根据海区的污染情况而定,通常在20~60天/次。

此外,若要使鱼类生长良好,还需要提供良好的营养,进行特定病原的免疫接种等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非限定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2006年12月~2008年5月,我们在海南陵水县新村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进行波纹唇鱼的养殖,获得90%的成活率(另10%的损失是由于台风的影响)。方法如下:

1、剪除门牙:把所选用的波纹唇鱼抬离水面,用剪钢丝的小型剪刀对准上下颚共四颗门牙从根部剪去,使牙根齐平。被剪去门牙的波纹唇鱼可以在一起饲养一段时间,当发现有相互打架的迹象时,要及时分开饲养。

2、分散养殖,一笼一尾

根据鱼体的大小,制作不同大小的养殖网箱(鱼笼),把鱼分开饲养,单独饲养在网箱内,每个网箱进行分类编号。饲养的时间长度将根据项目的需要而定。

3、及时洗笼,避免附着生物对鱼的伤害

由于新村港属于热带港湾,附着生物多,我们定在30天洗笼一次。

此外投喂该鱼喜食的海洋甲壳类生物和鱼类,促进它的健康生长。

实施例二

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们在海南陵水县新村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进行波纹唇鱼的养殖,实验期间获得100%的成活率。方法如下:

1、剪除门牙:把所选用的波纹唇鱼抬离水面,用剪钢丝的小型剪刀对准上下颚共四颗门牙从根部剪去,使牙根齐平。被剪去门牙的波纹唇鱼可以在一起饲养一段时间,当发现有相互打架的迹象时,要及时分开饲养。

2、分散养殖,一笼一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未经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