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好氧土地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7215.6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贾卫利;王萍;郭一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新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王铎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土地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曝气处理污水的好氧土地处理系统,属于污水生态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农村没有合理的粪便收集措施,相关的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废水、动物血、蛋壳等污染物质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另外,一些小城镇、公园、海滨旅游地、新开发的住宅区、宾馆饭店等由于不具备设置污水处理站的条件,使得这些地区9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海洋、河流、湖泊中,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导致水体中的N、P超标,富营养化严重,甚至水体变黑。
而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由于投资巨大、运行管理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村镇难以实施。土地处理技术(地下渗滤、快速渗滤、慢速渗滤、人工湿地等工艺)由于能有效地去除BOD5、COD,又具有脱氮除磷能力,而且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传统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不足之处在于: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受气候影响大,冬季运行效果差、夏天滋生蚊蝇、有一定气味,且随着处理系统的运行,数年后污水处理效率逐渐降低,系统易发生堵塞及吸附饱和、只有厌氧段、脱氮除磷效果差等。
申请号为200820022241.6的中国专利:上向流强化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利用土壤—微生物—生物填料—植物组成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在地面以下挖掘而成,四周和底部铺有防渗膜,自下而上依次为:布水层、填料与集水层和土壤层。填料与集水层和土壤层之间用网格分隔,布水层中分布有布水管,填料与集水层中包括有集水管,解决了传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冬季运行效果差、夏天滋生蚊蝇等问题。
申请号为200410017544.5的中国专利:污水处理的无动力通气复氧系统,在污水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集水管之间的土壤渗滤层中布置穿孔通气管,穿孔通气管外表包覆高分子疏水性透气膜,形成透气不透水的通气管,其两端连接的导气管分别与地表的抽气扇相连以及直接与大气相通。系统采用风能抽气扇对处理系统自然通风,不消耗电能,解决了供氧问题,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自然通风,不能根据进水水质、水量调整曝气量;2、高分子疏水性透气膜损坏后更换困难,且造价较高;3、采用自然通风,风压较小,空气到土壤的传质效率相对较低,复氧效果较差。
申请号为200820080804.7的中国专利:污水人工土地系统复氧层结构,其复氧层设置于生态填料人工土地处理系统的厌氧槽下方与好氧层之间,复氧层与其他工作层之间用尼龙网隔开,复氧层配置多孔材料,其孔隙度为40~50%,在复氧层中间设置一水平通气管,水平通气管两端同垂直通气管相连,水平通气管以螺旋方式在其四周打孔。该方式采用空气复氧,与申请号为200410017544.5的中国专利存在同样的缺陷:空气的压力较小,空气到土壤的传质效率相对较低,复氧效果较差,不易控制运行工况,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好氧土地处理系统,通过人工鼓风曝气,提高空气的传递效率和复氧效果,强化土壤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净化功能,从而实现土地处理系统脱氮除磷的功能,提高出水水质。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一在地面以下挖掘而成的槽体,四周和底部铺有防渗膜,自下而上依次为:砂层、布水层、填料与集水层和土壤层,填料与集水层和土壤层之间用网格分隔,布水层中分布有布水管,填料与集水层中包括有集水管、多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土壤层并伸出地面以上,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分别与布水管相连,排水管、反冲洗排水管分别与集水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好氧土地处理系统还包括由鼓风机、空气扩散装置和连接管道组成的鼓风曝气系统,空气扩散装置位于土地处理系统水面以下并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土地处理系统,空气经鼓风机加压后通过空气扩散装置以小气泡的形式扩散到系统的污水中,达到向污水中充氧和搅拌的目的,复氧效果好,传质效率高,生物膜更新快,处理效率高,并有效缓解了土地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堵塞的问题。
所述空气扩散装置可采用管壁开孔的曝气管、扩散板或其他空气扩散形式。
所述污水好氧土地处理系统运行时,经预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经埋设在布水层中的布水管缓慢向填料与集水层扩散,空气经鼓风机加压后通过空气扩散装置以小气泡的形式扩散到系统的污水中,达到向污水中充氧和搅拌的目的,在生物填料颗粒间孔隙的截留、滤除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去除。最终,处理后的水通过集水管上的开孔汇集于集水管中,经排水管排出土地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新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理工新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