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5417.7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H01M4/58;C01B25/4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lifepo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制备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
背景技术
1997年,A.K.Padhi首次报导磷酸亚铁锂(LiFePO4)具有脱嵌锂功能,因其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安全性的特点,被业内认为最有可能成为EV电池用正极材料。
当前工业生产多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磷酸亚铁锂,该工艺路线简单、易操作,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材料合成中存在高温固相法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1、原材料采用机械混合,各组分混合不够充分,产物一致性差;2、保温时间过长,能耗大且Li离子在长期保温过程中易挥发,不利于控制组分比例;3、所得产物形貌一致性差,不利于材料的后期加工;4、混料和样品后处理过程中过多依靠机械研磨,易于引入杂质。上述问题导致当前工业生产中磷酸亚铁锂的批次稳定性差,不利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其组分混合均匀,产物粒径分布均匀,无需机械搅拌,不会引入杂质,因此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按照锂离子∶铁离子∶磷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1.2)∶1∶1取锂源、磷酸根源以及Fe3(PO4)2·8H2O,接着将锂源和磷酸根源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锂源溶液和磷酸根溶液,再接着,将Fe3(PO4)2·8H2O加入至磷酸根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加入锂源溶液,形成混合溶液,再接着,将该混合溶液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造粒,最后,移转至烧结炉内于保护气氛下,在550-750℃下烧结2-10小时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锂源选自LiOH·H2O、LiC2H3O2·2H2O或Li2C2O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磷酸根源选自H3PO4或(NH4)3PO4·3H2O;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Fe3(PO4)2·8H2O在加入至磷酸根溶液之前,首先在酸性溶液中充分溶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酸性溶液选自柠檬酸溶液或磷酸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喷雾干燥的进料口温度为165-18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或纯氩气或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90-95)∶(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湿化学法合成LiFePO4材料,原材料及产物无需进行机械球磨,避免了杂质的引入;2.本发明直接选用Fe3(PO4)2·8H2O作为Fe2+源,有效减少了反应物数量,简化了湿化学工艺流程;3.本发明所得产物粒度分布集中,一次粒子为纳米量级,有效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提高了锂离子传输效率和电子的传导率,利于大功率充放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整体形貌图;
图2是对图1中球形颗粒局部放大所得一次粒子的形貌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公司,未经彩虹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枪弧形摆动装置
- 下一篇:使用Y54插齿机的插齿加工方法